第133章(第2/3页)

他道:“我离开茨州,抵达冀州的那日,其实雪不大,但车夫说担心山下雪不大,山里大雪,到时万一被困在山里,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于是我们便留在山脚下的客栈休整,祈祷翌日天晴,或者遇到进山打猎的猎户带路,好叫我们安全通过那些山脉。结果翌日山下雪都大了,猎户们不肯进山,我们便只能在冀州那个山脚下的小镇休整。那客栈……啧,即便是镇上最好的客栈,但被褥等都潮湿不堪,隐隐发臭,没有炭盆,却有老鼠……可当时我再去返回前一个县城已经来不及,只能在那儿过了个年,直到初五才出发。”

冀州挺大,花如锦和邹子浔没说那小镇的名字,何似飞也不知道是哪儿。

花如锦又道:“我在滞留小镇的第三日遇到了邹兄,当时想着会不会再等几日,就能等到何贤弟,到时大家一起当这行山府的难兄难弟。直到我们抵达京城,才知道何贤弟年前就到了。”

邹子浔道:“其实当时那小镇里,别说是客栈,就是民房几乎都被赶路的学子住满了,而且都是去年刚中举的学子。大部分早几年中举的先生都对此颇有经验,等着年后出发。当初教谕还劝我年后出发来着……我心急,没听。”

花如锦苦笑:“可不是么,越是心急,被困在那儿越是看不进去书,”

何似飞道:“巧了,自从过完年,我也是感觉日子过一天少一天,心里浮躁。”

邹子浔惊讶:“何兄你居然会觉得浮躁?”

见他惊讶的程度,何似飞忽然想起了当时潘琼说‘我觉得何兄你就像那高岭之花一样高不可攀’……县学的同窗好像都对他有点误解。

何似飞将抵在唇边的茶杯放下,道:“是,浮躁得我茶饭不思,夜不能寐。”

说夜不能寐有点过,毕竟他一天时间都被安排的满满当当,晚上一到亥时便困,几乎沾床就睡。

但食欲不振,甚至不大想参加外界的各种活动是真的。

花如锦:“……”

花如锦看看邹子浔,似乎在用目光问他:“你信吗?”

邹子浔用目光回答:“我不信。”

花如锦点了点自己的脸上的疲态,又捋袖子露出手腕,道:“何贤弟,给你看看什么叫真的浮躁,饿瘦了,也快脱相了。”

邹子浔:“……”

那手腕跟过年前一样,哪里瘦了——花公子除了最近没休息好、舟车劳顿给呈现在脸上外,身上可是没一点变化,反正衣服没看出变宽了。

何似飞莞尔:“哦,能看出花兄最近伙食不错。”

花如锦大口喝茶。

邹子浔忽然发现,不仅是何兄跟他心目中的‘高岭之花’的固有印象不一样,就连花兄也颠覆了他原有的‘翩翩公子’印象。

这俩人是……明着演?

吃饭时,花如锦忙问何似飞最近京城可有什么大事,或者时政相关问题,问完之后,道:“因着被困在小客栈数日,这脑子有点不大好使,还望何贤弟耐心讲解。”

这个问题何似飞会。他叫了石山谷过来,对他道:“这位花公子想知道京中最近的大事,你且给他讲讲。”

石山谷愣了愣,走到何似飞身后,小声问:“公子,那还说乔小少爷的事情吗?”

何似飞差点被噎了一口,道:“这个不用说。”

有那么一瞬间,何似飞感觉石山谷这小孩眼睛中多了几分了悟。

……他悟个什么?

花如锦本以为这小孩是何似飞从人牙手中买来的,没想到他对京中事这么了解——一看就经常混迹京城大街小巷,不是那种被来回买卖的小厮。

他再看向何似飞的眼眸中不禁带了羡慕。日后在京城当官的话,有这么一个土著百事通也不错啊。

而且这小孩眼睛黑白分明,看着就是一副机灵样。

何似飞之所以让石山谷说,是因为近期京城真的没什么大事,而小的乐子倒有不少,石山谷讲起来比他讲得有意思。

花如锦听完后,道:“既然是个安泰之年,那恐怕京中各诗社书肆要开始宴请文人,准备诗会宴席了吧?最近有什么大诗会么?”

听他这么问,石山谷突然吱唔起来。

何似飞放下筷子,道:“明日有‘琼笙社’举办的诗会。”

花如锦眸中迸射出亮光:“琼笙社?可是琼笙书肆的那个?这可是京城唯一一个从不在朝堂上站队,只负责集结天下文人清谈的文社,听说他们每一任社长都极富才名,却从不沾染朝堂之事。如今的社长,应该是曹大学士的嫡长子曹义光。”

说到这里,花如锦面带羡慕:“那是一位真正霁月清风、高情远致的君子。”

邹子浔在一旁目瞪口呆,他喃喃道:“花兄,你知道的好多。”

花如锦笑了笑:“我之所以担任行山诗社的副社长,便是因为读了曹先生的文集,深受启发。他是一位真正‘大隐隐于市’的雅士。可惜以我如今之才,想要参加‘琼笙社’的文会,还是太不够格。听说,文人乃至文官,都以拿到他们的请帖为荣。有一年一位文官没收到琼笙社的请帖,还因此羞赧的闭门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