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4/4页)

何似飞就是担心夸得过火,导致主考官认为这个考生是一个阿谀奉承之辈,所以他夸赞的语言不多,只写了两行,但内容上……拍马屁的程度应当不会比其他人少。

这时候就不能顾及什么清高之类的。

再说,何似飞本来也不是一个多么清高的人。当时在琼笙社的文会上,王大人如此贬低他,他也是笑着回应了一句“乡野少年,借胆抛砖引玉”。态度谦逊又恭谨。

毕竟,科举虽说只是一场考试,但同时也是文臣首辅大人在挑选自己的门生。

——今年的尤为刺激,天子也在挑门生。

‘门生’和‘学生’虽只有一字之差,前者却是下属,后者反而关系更为亲密一些。

一个上位者,挑选下属时可不是单单只看其才学,还有容易驾驭的程度,同时也会考量这人之后会不会出卖自己。

石山谷的曾祖爷爷,不就是因为一首太过恃才傲物的诗词,被当时的皇帝亲自划去了姓名,永不录用么?

何似飞方才写那道计算附加题目时运笔太快,现在手腕和骨节还感觉到稍微有些脱力。

就那么短短的一炷香的功夫,何似飞因为写得太着急,加之内心紧张,居然出了一身汗。

这会儿他也不管靠着墙会不会惹上风寒了,反正考完了,出去后就可以找大夫开些药喝。

于是,左隔壁那位兄台听到何公子那边传来的轻微喘气声,只有一声,甚至还有点像是在叹气。

这年轻人原本十分紧张的心态在当时就缓和了下来。

——如果隔壁真是自己所猜测的那位何公子的话,他都叹气,都觉得考题难度大,那就证明大多数人都答得一般。

如此一想,自己的成绩可能还会不错。

就在此时,整个号房窸窸窣窣的收拾声音后,传来阵阵说话声。

音量不低,但士兵们也知道这群举人老爷们考得艰难,故此没有出声阻止。

“终于考完了啊。”

“这也太难了,太难了。”

“算科题目一共只有三道,我完了,完了啊!我本来就擅长算科,这会还着重温习了算科,其他的都没好好温习过……”

“你擅长算科,我也是啊,咱们都是受了唐大学士的影响,我把他老人家出的所有著作都买了,看过不止一遍啊。”

大家甚至还在隔空喊话。

何似飞是真的累,写算科题需要一直让大脑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一下午他连一个小差都没开过,甚至连不怎么温暖的炭盆都没管,只是专心算题。

这会儿他才有心思想,这道题肯定是那位曹大学士出得了,计算量如此之大,估计是唐大学士见皇帝不让自己出算科题目,但是自己又着实手痒,便出了一道不及分数的。

不过,会试考题量如此之大,这道题难度也很大,唐大学士对考生中能否有人答出来都不抱任何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