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深入合作,满载而归(第3/3页)

“鹰国的医生,即便是在我们克利夫兰这样的顶级医院,也只专精于一类甚至一种疾病的治疗,从术前病人谈话,制定手术方案,到手术执行的整个过程,医生体现出高度熟练的流程化作业能力,只做链条中的一个聚焦点,将工作效率提升至最高。”

“但是效率高意味着成本的降低,但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高度的专业性,导致我们的医生对所在专业的其他细分领域知之甚少,大多只专精一类甚至一种疾病的治疗。”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完全可以取长补短,派年轻医生过来学习华夏医院的大局观,以及对复杂病症的治疗,他们肯定能够得到足够的磨炼,飞快地进步。”

泌尿科主任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没错,你们还记得我科室里那位科里医生吗?他这辈子就只做也只会做结石手术。”

其他主任们一个个都哈哈哈地笑出了声。

罗曼捂着肚子笑了好一会,才问道:“我记得他是哈里森院长请回来的泌尿科专家,结果只会做尿路结石手术,不过他微创手术做得挺好的,院长为啥不给续约了呢?”

哈里森主任脸色一黑,板着脸道:“你记错了,那是前任院长请来的专家,跟我没关系,后来体外冲击波碎石成为治疗肾结石的首选方法后,手术越来越少,我就没有继续留他了。”

罗曼尴尬地笑了笑:“那可能是我记错了。”低着头专注地看起病历来。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到了离开的日子。

短短时间内,克利夫兰诊所这群专家跟各大科室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关系非常融洽,为后续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哈里森博士也没有闲着,他身为院长,不需要看病做手术,所以一天到晚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外面跑。

不但跟方院长谈下来长期合作协议,还跟昆市和苏省的卫健委混了个脸熟,甚至还把双方交流合作这个项目谈成了苏省卫健委的一大政绩,在媒体上大肆报道。

而外国专家的坐诊和手术,也为昆市第一人民医院彻底打响了名气。

名头传出去后,就连海市都有患者买了黄牛票来昆市看病。

一时之间,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尤其是医院公布了合作协议,表示外国专家联合坐诊和手术以后还会定期举行。

病人们都激动坏了,俨然已经把昆市人民医院当成华夏数一数二的医院了。

毕竟全球顶级医院的主任们倾巢而出,来华夏医院坐诊这事实在太罕见了。

以往国外专家一次也就一两位而已,基本都是来走走穴,开开飞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很少固定在一个地方。

所以,当哈里森一行人离开的时候,方院士也有些恋恋不舍。

这次天降馅饼,不但挣了一波业绩,还乘机向上面要了一大笔经费。

于是,他非常慷慨地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送行会,还亲自把这群外宾送上了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