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体外透析成功,全民参与的难题(第3/3页)

虽然是一百步里面的第一步,也是足以抚慰人心。

看来,下一步的脑死亡患者体内移植试验,也可以开始着手了。

正在沉思之际,突然桌上的手机响了。

一接通,里面就传来王桂清熟悉的笑声。

“卫总,听说三清的器官种植项目,临床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真是可喜可贺。”

卫康不由心中一动,不知道上面对脑死亡立法这事怎么看?

要是国内能直接在脑死亡患者身上做体内器官移植,他也就不用千里迢迢跑到鹰国去做了。

想到这里,他立即问了出来:“王老,我这正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我们现在是在猪身上种出了人的器官,但是临床研究上一直无法顺利推进。”

“难点主要在于临床前研究,异种器官移植需要走一个中间过程,也就是在脑死亡患者身上先证明有效性和安全性,才能给正常的患者做移植手术。”

“可是,咱们国内的脑死亡接受程度比较低,器官捐赠就更不用说了,阴谋论到处满天飞。”

“国内器官移植的研究也正是受困于此,才会落后国外许多,现在我们三清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王桂清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其实他了解到上面的意思,对这么重大的实验,肯定是要全力支持的。

但是——

在儒家思想的千年熏陶下,大部分国人都只能接受心肺死亡观。

更不用说,脑死亡还跟器官移植紧密相连了。

很多人可能嘴上看起来非常开明,不反对器官移植,反而非常尊重祝福。

但一到自己身上,那就都是祖宗之法不可变了,绝对要全须全尾地入土为安,就连火葬都觉得很难接受。

如果贸然推出脑死亡立法,势必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冲击和震动。

王桂清沉思了片刻,缓缓说道。

“卫总,你的想法我非常理解,但也要考虑到,我国人民整体的文化水平还不高,要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实行脑死亡标准,恐怕还有点困难,甚至可能引发大家的反感。”

“另一方面,就算患者脑死亡,家属也不一定能够接受器官捐赠,所以还是要从长计议。”

“不过呢,小范围内,特定情况下,倒是可以实行。”

“小范围和特定情况?这是什么意思?”卫康疑惑道。

“就是对那些签署了器官捐赠协议的人,如果他们发生了脑死亡的现象,可以特事特办,使用脑死亡的判定标准,不用等到彻底咽气再捐赠。”

王桂清解释道:“这也算对政策法规的一种灵活应用,对临床医疗技术的大力支持。”

“你觉得怎么样?”

“这……”卫康顿时心中了然。

说来说去,还是要看民意啊,如果患者自愿,那自然是极好的,如果不自愿,肯定不能裹挟民意。

这条件看起来似乎是大开方便之门,但是又要捐赠器官,又要同时脑死亡,这样的患者,哪里是那么好找的。

等个十天半月,也不知道有没有一例。

哪像国外那么方便,脑死亡立法后,器官移植极度发达,只要花钱够多,就能找到充足的供体。

不过他心中也明白,这样做也是为了大家好,能特事特办,就已经算是鼎力支持了。

卫康笑道:“那我就谢谢王老的一片好意了。”

又随意聊了几句,便挂断了电话。

他看了看推送的新闻,发现这件事已经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了,于是随手点了进去。

网友们正聊得热火朝天,语气中多加赞赏,甚至有不少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家属在诉苦。

看着看着,卫康脑中突然闪过一个疯狂的念头。

“既然大家都这么看好,希望三清早日在器官种植方面取得突破。”

“而临床研究又需要脑死亡患者和家属的支持,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那我不如直接问广大民众,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看法?”

“这是惠及全体国民的大事,自然要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

“遇到了困难,也要寻求他们的帮助。”

“如果他们都觉得不行,那我只能先做海外临床了。”

“如果支持三清的人够多,那么,在茫茫人海之中,也许我就能找到自愿的患者了。”

“于国于民,于民于我,怎么看,这波都不亏!”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再也抑制不住。

卫康怀着激动的心情,迅速打出一段话,发布在浪博的个人账号上。

瞬间,就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