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5章 又见邵钧儒(第2/2页)

而之所以用理论上这个词汇,是因为好地段的四合院,往往是有价无市的存在,比平均值高一截。

就邵钧儒这套四合院要是拿出去拍卖的话,怎么也得八亿。

假如遇到适合的主顾,或许能卖得更高。

这种前后两个院落而且面积巨大的四合院,在京城真挺少找的,也就故宫旁边的那些四合院,才能跟这院子媲美。

徐拙跟两人打了招呼之后,便继续回厨房忙活。

邵钧儒则是满怀希望的带着自己的儿子和侄子在四合院里转悠,回忆着当年这院子里发生的一些事。

临近中午的时候,邵钧儒请的客人也都到了。

是好几位看上去跟他差不多岁数的老人,每个老人身边都跟着一两个人,把院子里摆着的一张大圆桌坐得满满登登的。

这些老人,这应该是当年一块儿回国的同学。

那时候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变成了现在满头华发的老人,让人不免感叹韶华易逝。

“还记得吗?那天咱们就是在这院子里,和冶金部的领导一块儿吃了饭,定下了用咱们的头脑撑起共和国重工业的调子。

当年那么多人,在这院子里坐了好几桌,但现在只剩下了咱们老兄弟几个。

来吧,咱们坐下来说,今天有位年轻人要给我做当年咱们在这院子里喝不够的那份肝膏汤。

那会儿都刚从国外回来,都有些腼腆,那晚咱们谁都没吃过瘾。

所以今天,咱们可以尽情的吃尽情的喝了。

等啥时候咱们一闭眼,到了那边见到曾经并肩奋斗的老兄弟,也能挺直腰杆给他们说,咱们,撑起了共和国的重工业发展。”

他们刚刚落座,邵钧儒就激动起来,不停的感慨着。

他这辈子几乎都奉献给了重工业,奉献给了国家,这会儿再坐在当年回国后吃饭的地方,不免有些感怀。

厨房里,郭兴旺把徐拙准备好的凉菜往托盘里端,一边忙活一边说道:“共和国重工业?乖乖嘞,这位邵爷爷什么身份啊?这么牛批吗?”

徐拙点了点头:“确实很牛的,甚至可以说是现代工业史上必定留名的存在。

别愣着了,赶紧把前菜端上去,我开始做小炒了。

幸好准备得菜品多,不然这么多人,今天还真有点抓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