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给扭约一点小小的震撼(第5/6页)

这种两个真相的故事,对于前世地球的观众来说,并不奇怪,比如《少年派》也是用了这种手法。

但是《少年派》的诞生,本身就和《东方快车谋杀案》有关系。

而这个世界的读者,看到结局,已经傻了。

侦探小说,还能这么写?

很多人选择了去回看,然后痛斥自己的粗心大意。

对于不看侦探小说的人来说,这种感觉还可以化为对作者笔力的佩服,以及新鲜感。

人对于看侦探小说的人来说,就感觉智商被碾压了。

这种感觉,前世韩舟自己也经历过。

比如有一回韩舟看《禁闭岛》,精神病主角一本正经的去查案时,跑去死者小姐的房间里,提着一双四十三码男人的皮鞋说那是死者小姐穿的鞋子。

那时候就该意识到主角是个精神病的。

但是,很多人看的时候比较粗心,压根没动脑子,包括韩舟,所以压根没发现,等知道真相后看第二遍,才恍然大悟,自己从头到尾都没动过脑子,本来早就该发现的。

而看侦探小说几乎每一页都处于这种状态。

知道真相后,重看的时候,就感觉自己第一遍看的时候是个傻叉。

第二遍再看,就看到了无数细节。

然后更加感慨作者实在是太牛叉了。

现在,全球很多侦探迷都在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莫琳看完时,已经是深夜,甚至厨房都没有开灯。

她下意识的借用炉火的灯光看完了书,现在才意识到,自己居然什么事情都没干,从早上看书看到深夜!

甚至忘了午饭和晚饭!!!

肚子此时饿起来了,莫琳才拿出来微波炉食物加热。

等待食物时,莫琳又拿起了《东方快车谋杀案》从新看了一遍。

每一页,都能看到第一遍时自己错过的遗失的细节。

然后深吸一口气:“我的智商可能并没有一百四,其实只有一百二?”

“完了,一百二也悬了,大概只有一百吧?”

“一百?八十,不能再多了。”

“糟糕,我可能长了个狗脑子……”

莫琳再次回过神时,天已经亮了。

微波炉食物在热了之后,早已经在微波炉又冷了。

莫琳闭上了眼睛,在这个世界之中无法自拔,甚至可以说,不愿意出来。

莫琳此时很想倾诉,很想和人说自己发现了如此牛哔的书。

也想和看过书的人交流,看看自己还有没有遗失什么细节。

于是莫琳拿出手机,检索《东方快车谋杀案》。

很顺利的莫琳就看到了艾菲尼克侦探论坛。

然后,就看到了第一条帖子。

《韩神从东欧回来了,飞机十点整在扭约降落!》

点进去,莫琳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叫做韩舟,是一个华人。

他也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演员,更是一个牛哔的独立音乐人。

不过现在他的母公司已经发展到了米国来,所以他顺手写了这本书送给书迷。

这个人真的太好了,怎么会有对粉丝这么好的人?莫琳已经沦陷了。

然后,莫琳就知道了,现在韩神正在拍一部电影,去非洲和东欧已经九天了,刚刚坐飞机回米国。

天啊,韩神居然去了那么穷苦的地方,一定很累吧!

莫琳看了看窗外的雪。

大雪已经停了,但是积雪很厚。

雪?就算街道上现在铺满了烧的通红的火炭,也不能阻挡莫琳去朝拜韩神!

别说火炭,哪怕天上下斧头,都不可以!

扭约这边的记者,得知大影帝迈克尔·科波拉今天跟随剧组将会在扭约降落,所以早早的开着新闻车到了机场。

到了机场。

记者傻了。

无数人举着牌子,站在雪地中。

每一个人都热情洋溢,甚至可以说是疯狂。

“韩神!!!”

“波洛!!!陈!”

“包噶得!”

在记者惊讶的目光中,一对铲雪车到了现场,开始铲雪。

有个记者:“兄弟,我这边的道路不铲雪吗?”

铲雪车司机:“???为什么要给你铲雪?”

记者:“该死,你是市政的吗?我要投诉你!”

司机:“神经病……”

很快,记者就发现,特么被铲开雪的道路,铺上了红毯。

这他妈是闹哪样?

那些举着牌子的人,如同朝圣者一样,越是接近十点整,越是虔诚。

就是这些人怎么都顶着黑眼圈?

现场,有韩舟的国内粉丝留学生也来接机。

看着人群,由衷感叹:“看来米国佬也不是没有正常人,喜欢韩舟,孺子可教也。”

同伴:“喜欢韩舟……才不正常吧?”

感叹的人:“此言差矣,在国内,喜欢韩舟的都不正常,但是这儿是米国,每个人都不正常,喜欢韩舟,就显得正常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