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追击(第3/7页)

正因为《零》的这种能力,所以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推动全民游戏化进程,把人都送进游戏,这样他们才好集中力量建造移民船。毕竟要建造的是太空移民船,而且数量又这么庞大,其消耗是非常恐怖的。地球上的资源就那么一点,要是大家不在游戏里呆着,肯定会立刻就发现社会资源出现异常,然后就是各种通货膨胀、经济衰退之类的事情相继发生,当然再往后就必然会出现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局势动荡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最后必然的会演变成暴乱和游行示威,而一旦国家陷入混乱,移民船的消息泄露就成了必然的时候,再然后大家就会知道世界末日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然后就是全世界失去希望开始彻底混乱,最后别说拯救大部分人,能飞起来几艘移民船都是个问题。

这一系列的后果都是可以预见的,所以各国政要都非常明白这是各国政府乃至全人类都无法承担的后果。因此他们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所以当初《零》这个游戏被提出来的时候才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闪电般覆盖了全球网络,而且各国政府才会强行要求各国银行为《零》这个游戏的货币体质进行担保。没有末日危机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威慑存在,各国银行会傻了吧唧让你用游戏币兑换现实中的货币?就算有某个银行家脑袋进水真这么干了,没有现实中各国政府使用强力手段把普通民众往游戏里引导,估计要不了两天这个银行就会破产,而且连带着游戏内的货币体系也会跟着出问题。

正因为现在的大环境就是很多玩家把《零》的世界当成了主世界来看,所以这些人几乎把自己的全部财产都转移进了游戏世界,他们现实中可能只有一套蜗居,平时只吃一些能维持生存的食物,而在游戏里却是住着超级豪宅,成天享受那些现实中吃不到的美味。虽然游戏里吃的东西都是假的,但因为这些美味的信息是直接传入大脑的,所以只要不退出游戏,人类本身根本感觉不出丝毫假的感觉,甚至于游戏时间长了,很多人反而会认为现实世界是一个虚假的世界。

对于这种把游戏和现实弄颠倒的现象,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问题。当一个人以两种身份生活时,他就会把比较好的那个生活逐渐认定是真实的。比如说一个极端贫穷、孤苦无依的人,突然某一天被人请去扮演一个即将去世的大富翁失散多年的儿子。这个人因为这段时间要扮演这个有钱公子,突然一下生活富足,周围的人都对他热情、恭敬,逐渐的他就会忘记自己只是个可怜虫,并且认为自己就是那个有钱大少。这是人类的一种心理逃避,属于每个人都有的正常反应。不同的仅仅是部分人可以用理智压制这种情况,而还有一部分人会逐渐忘记真实的自己把自己扮演的角色当成了真正的自己。

现在《零》的世界中那两成把游戏世界当成主世界的基本都是这类人。如果是以前,政府当然会出面制止这种深度游戏沉迷行为。但《零》的特殊意义就在于它能让人全都被套入其中无法自拔,政府不但不会强制这些人戒除游戏瘾,甚至巴不得更多的人全都陷进去才好。

因为有这么一大批拿游戏当现实的玩家存在,所以其他玩家即便还能认清游戏就是游戏,但已经不像对一般游戏那样觉得往游戏里扔钱很傻了。而且,因为大家都在往游戏里扔钱,所以如果谁想出来,自己在游戏里扔的钱很容易就能换回现实中的货币。这一情况不但不会造成大家把游戏里的东西兑换成现实中的钱,反而会让更多的人把更大量的钱全都扔进游戏,这其实是一种社会效应,就和现实中那些炒房、炒黄金之类的情况是一样的行为,因为有人买,所有更多的人跟着买,接着剩下的人发现大家都在买,于是也拼了命的去买,这就是人类这个群居物种的行为特征。表面看起来人类比动物高级多了,其实很多行为都是在依照本能而已。

如果是以前,你指望一件价值几百万人民币的游戏装备有人买,那实际上是相当困难的事情,除了某些超级有钱的大款钱多的没处花了可能会买之外,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玩家都只会当这是个笑话。但是随着游戏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地位逐渐模糊,这种事情已经逐渐变得很平常了。

想想现实中你身边那些停在住宅区的私家车,虽然大部分是几万十几万的经济型轿车,但上百万的豪车其实已经不算多稀罕的东西了,时不时的就能在某个地方看到几辆。

在现实中买豪车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身份、面子?如果要说当成交通工具,几百万的豪车和几万块的小面包真有那么大区别吗?除了安全性这方面豪车确实比低档车强出一些,但其他方面真的就强出那么多吗?豪车确实坐的舒服、跑得更快、安全性更好,但车子一旦上二十万,其实这些方面差距已经不是很大了。那些天价车,真正贵的不在于它有多牛的性能,而在于它够贵。买什么档次的车,就显示你是个什么档次的人。看看你的车就能大致知道你的收入水平。这才是豪车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