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红梅诗会【下】(第3/3页)

这期间陆续有人写好了诗词,请李纨和姐妹们品评。

旁人也还罢了,薛宝钗的一首《临江仙·咏絮》却是得到了众姐妹的交口称赞。

史湘云更是爱不释手,逐句大声诵读了一遍:“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然后摇头晃脑的点评道:“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偏姐姐有这巧心思,反把它说的极好极妙,不落俗套。”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唯有宝玉大摇其头:“姐姐这首诗原本立意新颖,然而偏沾染上了什么仕途经济,平白污了咏絮之才,当真是可惜的紧!”

众人听了尽皆无语。

这本就是为了恭贺贾政高升,怎么可能与仕途无关?

李纨当即呵斥道:“你又胡说什么,这要传到老爷耳朵里,你瞧老爷不揭了你的皮!”

正说着,又有仆妇进来禀报,说是兴隆街的大爷登门贺喜,因老爷不在家,太太便想让宝二爷出去应酬应酬。

史湘云听了忍不住好奇:“你们家哪儿又多了个兴隆街的大爷?”

不想贾宝玉却气恼道:“还不就是曾教过林妹妹的贾雨村!他如今到了京城为官,时常来家里拜见老爷,来便来了,偏回回都要见我!”

湘云又道:“自然是因为你如今长进了,能会宾接客了,老爷太太才叫你出去呢。”

宝玉一听,更是恼的跺脚:“那里是老爷太太,都是他自己要请我去见的!”

湘云便笑:“主雅客来勤,必是因为你有你的好处,他才回回都想见你呢。”

这原是吹捧的好话,但宝玉却仍是冷言冷语:“罢、罢,我可不敢称雅,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并不愿同这些人往来。”

见话赶话说到这里,薛宝钗也忍不住劝到:“你还是这个情性改不了——如今都大了,你就算不愿去考举人进士,也该多见见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学一学那些仕途经济,等日后顶家立业时,才不至被人蒙蔽诓骗了去。”

这是诚心实意的劝说,但宝玉却听的彻底冷了脸,讥笑道:“姐姐这些话,日后还是留给别人听吧,莫让我这俗人脏了你那些仕途经济的好学问!”

这话一出,饶是薛宝钗城府颇深,一时也禁不住七情上脸、红了眼圈。

如今‘金玉良缘’已经过了明路,宝玉这番话大可解读成让宝钗另聘别人,照时下的风序良俗,对女方无疑是大大的折辱。

史湘云几个都气愤不已,纷纷指斥宝玉不该如此。

甚至连林黛玉都忍不住替宝钗打抱不平。

诗会就此不欢而散,宝玉只觉在家百般不顺,此后便一味与那蒋玉菡在外厮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