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约【上】(第3/3页)

这总不能全都是薛姨妈的心腹吧?!

仔细一分析,薛姨妈让自己从后门进出,必然是另有原因,而且多半并无苟且的心思,否则避讳还来不及呢,哪会安排这么多人半路截住自己?

焦顺心下先就有三分沮丧。

不过想到自己怀里的杀手锏,他的信心登时又恢复了不少,和颜悦色的问那管事:“敢问可是府上来了什么贵客,需要我暂时回避?”

“这……”

那管事想了想,主母似乎并没有要刻意瞒着焦大爷,于是便道:“不瞒大爷,是那梅翰林夫妇过来商量二小姐的亲事,所以……”

顿了顿,又忙补充道:“太太原是想让他们下午来的,谁成想他们非要改在晚上。”

焦顺恍然。

旋即却又揣测起了薛姨妈约见自己的用意。

若是一般的事情,既然担心自己与那梅翰林撞上,就应该延期推迟才对。

如今宁肯让自己走后门也要见自己……

从感性上,焦顺自然期望是薛姨妈春心大动;但从理性上分析,这却恐怕并不是什么好兆头。

啧~

他咂了咂嘴,又摸了摸袖子里的画卷,这才扬声吩咐道:“前面带路。”

而就在焦顺转奔薛家后门的同时,薛家和梅家的会谈却陷入了僵局。

事情的起端,是因为梅翰林今天在衙门的时候,和同僚一起口嗨过了头,结果也不知谁先倡议,最后头脑发热的写了血书,发誓要与国贼焦顺不共戴天。

当时梅翰林还因为自己名列第四而沾沾自喜,回到家才惊觉不妥。

自己这刚写下血书立誓,转眼就和与荣国府有关的薛家联姻,而那国贼恰恰就在荣国府寄居——虽说中间隔了两层,可谁知道会不会有人捕风捉影,说自己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亲娘嘞,有可能影响仕途啊!

于是到了薛家之后,他就坚决要求婚事一切从简,不要铺张浪费,更不能大张旗鼓。

被催着把妹妹送来京城完婚,就已经足够迁就梅家了,结果办个亲事还要做贼似的……

这等荒唐要求,薛家如何肯答应?!

莫说是薛姨妈了,连一心想要妥协的薛蝌,都忍不住当场拉下脸来。

见场面僵住了,体态娇小的梅夫人正要说几句软话,缓和缓和气氛,结果刚一张嘴,就被梅翰林狠狠剜了一眼,只得又怯生生的垂下了头。

眼见这梅翰林如此蛮横霸道,倒好似薛家嫁女是有求于他似的,薛姨妈直气的胸口发胀,干脆一咬牙起身道:“非要如此,我只怕是做不了主了,梅大人还是给我那弟妹……”

“伯母!”

薛蝌忙拦下了她,苦着脸小声提醒道:“我母亲尚在病中,若被气出个好歹可如何是好。”

薛姨妈只得收住了话头,却实在看不得梅翰林那清高自傲的嘴脸,于是板着脸道:“梅大人不妨再和薛蝌商量商量,我还有些家务事要处置,少陪了。”

说着,甩下梅翰林夫妇径自出了大厅。

结果刚一出门,就得到仆妇禀报,说是焦顺已经在后花厅里候着了。

【查了了一下午的诗词,好容易才找到应景又符合时代背景的,忍不住嘚瑟一下。

龚自珍(1792-1841),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先驱者,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因屡试不第,1820年经拣选出仕,历任内阁中书、国史馆校对等职,至1829年终于考中进士——书中目前对应的背景约为1828年,因为夏朝国力更为强盛,对外贸易输出大幅增加,所以提前诱发了战争。

时代背景、ZZ倾向都对得上,和赵彦有交情也顺理成章。

至于前半首诗疑似晚年所做,以及老嗷胡乱窜改导致的参差,就只能请大家不要深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