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恶趣、官制(第3/3页)

但吏部虽然按照皇帝的意思,拟定了格物厅的构架,却并不肯设置实际官职,只建议以匠官本职平调充任。

至于所谓的四堂,则主要是负责实际教学工作,按照科目分为明经堂、明心堂、明算堂、致知堂。

前两者还是儒家那一套,后者算是儒墨兼顾——国子监内本就设有明算科教授。

只有最后的致知堂,才算是工学真正的本业。

而这四堂当中,明经、明心两堂,各设正八品经学博士一人,九品助学一人;明算堂,设九品算学博士两人。

到了致知堂这边儿,则是从九品工科训导四人。

非但官职最低,远不如经学博士,甚至都不肯冠以博士之名,只以‘训导’称呼,赤裸裸的体现出了文臣对匠官的歧视与压制。

总体上,匠官们还是被限定在了九品、从九品这个层次,而且主要教授的科目当中有一半是儒学,真要是按照这份议定书施行,那工学距离有名无实也相差不远了。

隆源帝虽是为了取乐解闷,才翻开这份《工学官制议定书》的,但再次看到这明晃晃鸠占鹊巢的阳谋,还是窝了一肚子的火。

他想了想,便提笔将主簿和典籍两个官职圈了起来。

司业一职,文官们是势在必得,且他手上也确实没有合适的人选,而督导这样的官职,又历来是由督察院的御史兼任,即便是他暂时也没找到否定的理由。

那么主簿和典籍两个官职,就必须得以匠官充任才行,否则还叫什么工学?

干脆叫国子监牛马分校算了!

不过这两个官职从字面意义上就和文书分不开关系,由文官充任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最好还是先改个别的名字,然后再……

隆源帝悬腕沉吟半晌,还没想到合适的称呼,却就觉得太阳穴上隐隐作痛。

“唉~”

他叹了口气,烦躁的丢下了手里的朱批御笔。

自从那天晚上突然恶心干呕之后,隆源帝已经偷偷问诊过好几次了,结果得到的反馈都大同小异,说是什么头风的预兆,让他饮食尽量清淡一些,平常不要太过操劳,最好能劳逸结合。

可身为皇帝,又有百般雄心在怀,怎么可能不操劳?

能做的,也就只有劳逸结合了。

这般想着,隆源帝不耐烦的冲裘世安摆了摆手,等裘世安带人退下之后,便从上锁的书匣里取出了那篇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