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是一年寿诞【中】(第2/3页)

初版只刊印了四本,一本留在工学作为底稿,一本日前送给了史湘云,一本焦顺准备带去寿宴上送给探春,至于这第三本,自然是送给林黛玉做解闷之用的。

看完了信,林黛玉摩挲着那本《傲慢与偏见》,心中是五味杂陈。

焦顺这般举动除了温柔体贴之外,也是暗示他会将黛玉当做与探春齐平的存在——史湘云作为原配还要略高一些,所以也是最早得到这本书的。

“姑娘。”

正思绪飘飞,雪雁忍不住问:“这本书里到底写的什么?焦大爷又为何要托人专门给姑娘送来?”

“我还没看,如何知道?”

林黛玉收敛了思绪,微微一笑道:“左右也没别的事儿,我读给你们听吧。”

雪雁自是拍手称快,紫鹃也同样来了兴致。

遂将王嬷嬷、春纤、藕官都喊了来,在书房里排排坐,听林黛玉读书讲故事。

于是在这个八月初的上午,一群在高墙里拘束了十数年的姑娘们,头回窥见了万里之外,乌西国乡间女子的人生百态。

……

说回荣国府。

尤二姐进门之后,一边满脸艳羡的看着史湘云的肚子,一边却是死死抓住妹妹的手不放。

王熙凤在旁瞧见,不由打趣尤氏道:“你这两位妹妹还真是姐妹情深,到了咱们家,竟还并蒂莲似的不肯分开。”

尤二姐听了讪讪一笑,却是依旧不肯撒手。

她哪里是什么姐妹情深,分明就是害怕一个看顾不到,尤三姐又闯出什么大祸来——别的倒罢了,真要是让史湘云动了胎气,只怕一家人眼下的优渥生活,只怕立刻就要化为梦幻泡影了。

因见尤氏奉上了两姐妹送的礼物,史湘云也忽然想到了什么,忙喊翠缕捧出个小盒子,走到老太太面前道:“方才光顾着跟姐妹们叙旧,一时倒忘了,我这里还单独备了礼物给您呢。”

过了片刻,才见老太太咧嘴道:“亏是你有心了,快拿出来我瞧瞧是什么宝货。”

众人见状也都围拢上来。

却见史湘云打开盒子之后,里面放着的一条金链子和一个赤金环,金链子上点缀着五颗祖母绿的宝石,上面又不知用什么手段,清晰的刻上了五个福字。

至于那赤金环,细瞧则是一个个寿字头衔尾串联而成。

不过这东西却也未见有什么稀罕之处。

薛姨妈好奇的问:“这两样礼物可有什么说道?”

“眼下还没说道,不过马上就有了。”

史湘云笑嘻嘻的勾起那金链子,用拇指和食指微微撑开一些,然后又把金环从地步穿进去,抬高到拇指与食指之间,然后学着街上卖艺人的口吻道:“请诸位上眼瞧。”

说着,捏着金环的手一松,那金环向下坠落,眼见要吊在地上,却陡然一震,被金链子吊在了半空中。

众人诧异声中,史湘云将穿好的吊坠双手捧到贾母面前,笑道:“老太太,这五福捧寿的链子,便是我送给您的贺礼。”

“好一个五福捧寿。”

王熙凤半是赞叹半含酸意的问:“兆头好,戏法也好,这是你跟顺哥儿学的吧?”

史湘云嘻嘻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旋即她又比划着解释道:“其实也没什么难的,只是在金环下落的时候,用中指碰它一下,让它在半空中转一圈就挂在上面了。”

说着,她又慢慢给众人演练了一遍。

众人恍然大悟之余,薛宝钗上前环住湘云的胳膊,笑道:“这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云丫头跟着焦大哥,竟还学会变戏法了。”

湘云忙辩解道:“这其实也是格物致知的道理,叫什么、什么拓扑来着。”

她勉力想要解释几句,但在坐的女人们对什么格物致知,却是半点兴趣都没有。

王夫人接茬道:“可说是呢,前几日我见了那贾芸,原本怯生生一个孩子,跟了畅卿几年,竟似是改头换面了一般,在我面前侃侃而谈言之有物,不见半点怯懦之相。”

说着,又想到了自己心头肉,不由苦笑摇头:“可惜宝玉死拗着不肯去工学,若不然跟在畅卿左右,指定也能历练出来!”

贾芸改头换面,是因为居移体养移气的缘故——他本就不是庸人,以前全因身份地位使然,所以才显得卑微拘谨。

如今意气风发,自然不似从前模样。

至于贾宝玉……

他身上所欠缺的东西,只怕是权势地位弥补不来的。

“如今尚在孝期,不去便不去吧。”

而听王夫人哀其不争,老太太忙出面给宝玉找补,旋即又看向了薛宝钗:“等过了孝期,他的婚事也全都停当了,自然就知道上进了。”

一个包含深意的‘全都’,登时让薛宝钗暗咬银牙,心道这老太太怎得当面嘲讽,难道她因为林妹妹留书离京的事情,而恼恨上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