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明争暗斗(第2/3页)

“算了吧。”

焦顺闭着眼睛摆摆手,然后驾轻就熟的丈量着她的心尖道:“该看的也都看过了,剩下千篇一律不看也罢——再说了,湘云最近都睡的早,万一惊动了她也不好。”

平儿早被他揉的骨头都酥了,自是说什么应什么。

……

就在焦顺琢磨着继续加油添醋的时候,荣国府内,探春也同样在翻看着报纸上的文章。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尝试操纵舆论了,但看到新儒学派因为自己一篇文章,彻底沦为了众矢之的,三姑娘内心深处还是生出了浓浓的成就感。

就是这个、就是这个!

即便自己不能像男人那样站在前台,也一样可以再幕后搅风搅雨!

她不住翻看着那些文章,幻想着写文章的人被蒙在鼓里,只能在方寸间闷头乱撞的模样,只觉心下异常的充实畅快。

直到夜深人静,侍书再三催促,她才恋恋不舍的放下那些报纸,边洗漱边还不忘嘱咐,再有增刊的报纸务必尽早买回来给她过目。

然而……

转过天一早增刊出来的报纸,以及上面的文章,却是探春始料未及的。

虽然九月二十九上午增刊的报纸约莫有六七家,但真正引起关注的却只有一家,那就是通政司发行的‘夏报’。

而上面通篇累牍的,都是在为新儒站脚助威。

探春看罢眉头紧锁,心知这必是皇帝亲自下场,否则即便是王哲不顾体面亲自下场,怕也难以让夏报为其张目。

这一来,事情只怕就不好办了。

也不知道焦大哥有没有看到这份报纸,又有没有想到应对之策。

……

焦顺自然也是一早就注意到了夏报的增刊文章。

不过他却没时间细究这背后的意义,更没时间想什么应对之策。

因为刚拿到报纸不久他就得了通知,说是王哲王阁老准备亲临工学视察,如今已经在半路上了。

报纸刚增刊,王哲就上赶着去工学,这是要去耀武扬威,还是另有所图?

焦顺一时也揣摩不透,但既然是堂堂阁老亲临视察,他这个工学祭酒肯定是要前往陪同接待的。

于是忙不迭从工部转奔工学。

等赶到时,司业陈铭举早已经狐假虎威的,在大操场上集合了全校师生,只等着王哲发表重要讲话。

焦顺见状,也便没有声张,悄悄寻了个僻静所在,静等着聆听王哲的讲话,好借以剖析出他此行的目的——至于拦着不让王哲当众宣讲,那是压根就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一身朱紫贵气的王哲很快便出现在了主席台上,从陈铭举手上接过铁皮大喇叭的时候,甚至还顺势开了句玩笑,下面也适时响起一阵哄笑声。

不过这捧场的人数并不怎么多,且基本都是科举出身。

接下来王哲先是肯定了工学从建立至今的成绩,然后很快话锋一转,表示格物致知也是儒家先贤所倡导的,因此工学本也该归于儒学之下!

这话引起的震动,可比先前剧烈多了。

下面议论的声音汇集到一处,几乎压盖过了王哲的宣讲。

焦顺因离着远些,更是难以听到王哲后面说了些什么,他下意识往主席台靠拢,约莫行初十数步才又隐隐约约听到王哲道:“你们祭酒大人曾上书陛下,建议工学仿照国子监设立专门的荣誉虚职,我看这个提议就很好嘛,一来可以广纳贤才于工学,更好的传道受业解惑;二来也可趁机甄别出其中的专才、干才,以备朝廷不时之需。”

啧~

这几乎就是图穷匕见了!

他显然是想让自己临时拼凑出来的所谓新儒,凭借理论文章上的优势,抢先占据高地。

不过让焦顺更为警惕的是,这事儿他只跟皇帝说过,且说的是徐徐图之,等到工读生们逐渐崭露头角,需要更进一步的时候再拿出来不迟。

但现在……

皇帝是已经把工学卖给了新儒,还是打算来个分而治之?

不管是哪一样,皇帝为了能更快的推广工业革新,选择接纳新儒,肯定是确凿无疑的事情了。

工读生们倒未必能琢磨的这么深,但也能大致能猜出新儒学派鸠占鹊巢的想法,于是台下愈发哗然。

焦顺见状,遂深吸了一口气,在台下一片哗然之际,大步流星的走到主席台前,冲着上面深施一礼,扬声道:“阁老高义!”

说着,转过身面向操场上的近千工读生。

几乎是转瞬间,原本还人声鼎沸的操场上就变得针落可闻。

不仅仅是工读生和工科训导、助教们,就连科举出身的官吏也下意识屏气凝神——当然了,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自己不该如此敬畏焦顺,但再想改正也已经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