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打草惊蛇【续】(第2/3页)

听完母亲的牢骚腹诽,宝钗手上的动作一顿,旋即无奈道:“舅妈真是糊涂了,锦上添花哪抵得过雪中送炭?莫说焦大哥屡屡转危为安,这次也必能遇难成祥,就算真的有什么不测,她届时再找理由拖延一番,焦大哥难道还能强买强卖不成?!”

薛姨妈原本只是不耻大嫂的势利眼,如今听了女儿的剖析,却又犹豫起来。

一方面,她还是希望娘家能受焦顺照拂的,此时若趁着事情还没有尘埃落定,去劝大嫂回头是岸亡羊补牢,应该也还来得及。

但另一方面,她对于大嫂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做法十分不满,尤其受害人还是焦顺。

最后思来想去,她还是放弃了将这番话转告给大嫂的念头,左右有自己在,真要是有什么事情能帮也就帮了,若让畅卿欠了王家的人情,往后遇到帮不了的事情,大嫂还不知要怎么编排埋怨呢。

……

与此同时。

桃花巷苏宅。

林黛玉放下手里的勾线笔,将画稿小心翼翼吹干了,从头到尾反复端详了几遍,虽然没有找到什么明显的瑕疵,但最终还是将其放进了废稿堆里。

每每等待薛宝钗回信的时候,她除了整理旧稿之外,还在尝试为已经成文的书稿配上绣像,要说林妹妹的画工也颇了得,至少比起外面那些粗制滥造话本强了不止一筹。

但见惯了名家大作,以及惜春那颇有灵性的画技,再看自己这水准之上的作品,就总觉得差强人意,配不上自己与宝姐姐苦心创作出来的书稿。

算了~

实在不行等以后再专门请个画师吧。

放下废稿后,林黛玉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决定暂且休息一会儿再说。

于是便开始整理桌上的文房四宝,结果却又在镇纸下面,发现了一些怪模怪样的画作。

林黛玉微微蹙眉,扬声唤道:“紫鹃、雪雁,你们来一下!”

外面紫鹃答应一声,不多时便喊着雪燕一起到了书房里。

林黛玉指着那几张怪画问:“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呀~”

雪雁见了,立刻抢着道:“前儿我跟大爷说,您最近在给话本画绣像,大爷就在书房里随手画了几张涂鸦,当时好像就放在桌上了。”

听是焦顺所为,林黛玉面色稍霁,摆摆手示意二人退出去后,原想着将那涂鸦收起来,却发现前面两张似是练笔之作,后面却是用那古怪的画风,画了个简短的小故事出来。

【说是关羽死后,先主刘备怒而伐吴,诸葛亮坐镇蜀中。

头一幅画画的是诸葛亮稳坐中军帐,左右赵云、马良陪侍在侧,正听一个探马报称我军大胜,已经向吴国境内挺进六百余里。

赵云马良尽皆大喜过望连声叫好。

第二幅相差仿佛,探马报称我军又胜,挺进八百里有余。

第三幅再挺进七百五十里……

赵云马良愈发欢天喜地,只诸葛亮沉吟不语,等到第四次得报时,忽然道:大事不妙、大事不妙,我军将死无葬身之地矣!】

看到这里时,黛玉还以为诸葛亮是预料到了‘火烧连营’一事,不想赵云马良追问之际,那诸葛亮却道:“若此前的捷报并非谎报军情,我军目前已经深入东海,距离岸边足有五六百里之遥,岂非死无葬身之地?!”

林黛玉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她拿手背掩住樱桃小嘴儿,再看那画时便多了三分新奇与探究——虽然焦顺的画技堪称灾难,但配合上内容和这丑怪丑怪的画风,倒颇有些诙谐之趣。

尤其想到这是焦顺在与王阁老为敌时,特意画出来给自己解闷的,林黛玉便越看越是喜欢。

遂又铺开文房四宝,按照这画风重新绘制了一番。

这精修版刚刚画完,忽就听外面大呼小叫起来,林黛玉放下画笔,纳闷的走出书房,却见王嬷嬷和几个丫鬟,正围着车夫徐大哥七嘴八舌的追问着什么。

她略一迟疑,便又退回了书房里。

错非必要,她并不喜欢与外男照面,左右不管是出了什么事,紫鹃雪雁都会向她禀报,所以她只需在书房里稍安勿躁的等候即可。

果不其然,没多会儿紫鹃和雪雁就进了书房。

“可了不得了!”

又是雪雁抢先开口:“徐大哥说今儿回来的时候,有人在他后面跟梢呢!”

“什么?!”

林黛玉闻言吃了一惊。

“姑娘别急。”

紫鹃紧跟着补充:“徐大哥机警的很,当时就把他们引到了外城,然后找了家车行从后门悄悄溜走了。”

林黛玉略略送了一口气,但心中的疑惑却并未减少分毫——她与薛宝钗建立联络已有月余,这么久了两下里一直相安无事,却怎么今儿突然就有人暗中盯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