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归宁省亲【上】(第2/3页)

宝钗倒也没有拒绝,只是领着莺儿走到院门口时,忽然有回头道:“我那里尚有‘苏姑娘’不少的书信,二爷若想看,我便使人给你送过去。”

苏姑娘的笔迹?

贾宝玉先是有些莫名其妙,继而才想起了那些疑似是‘林黛玉’化名所书的来信。

其实他先前也曾几次有意讨要,但每每话到了嘴边,却都没勇气开口,如今宝钗主动要把那些信送过来,贾宝玉自是欢喜万分,开口就要应下,却猛地被袭人从身后扯了一把。

贾宝玉到了嘴边的话顿时卡了壳,他明白袭人是希望自己能在宝姐姐面前,表现得对林妹妹毫不在意,至少也要有所取舍,这样才能更好的挽回宝姐姐。

但是……

他又怎么可能放着林妹妹留下的线索置之不理?

尤其是最近被迫走上最讨厌的仕途,他苦闷之余就更想念林妹妹的好了。

因此一声拒绝,怎么也说不出口。

想要答应下来,又觉得很是不妥。

见宝玉这副吞吞吐吐瞻前顾后的样子,薛宝钗是一点儿都没有意外。

这次她主动要把那些书信给宝玉,倒并不是存了试探宝玉的心思,而是想着母亲走后,总要再上一个保险措施,免得宝玉真如梦境中那般胡来。

虽然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宝钗向来都希望能杜绝一切隐患——只可惜成也谨慎败也谨慎,错过了焦畅卿这块璞玉,反将块假宝玉当成了宝。

扯远了,总之宝钗将那些信件给贾宝玉,就是为了重新激起他对林妹妹的执着,这一来自然就不会频频骚扰自己了。

当然了,虽是这么想的,她亲眼见到宝玉这副举棋不定,想要又不敢要的样子,心头的失望还是又累积了一些,然后便只当宝玉是默认了:“那我一会儿就让人送去怡红院。”

说完,没等宝玉再做出什么反应,就带着莺儿扬长而去。

“二爷!”

宝钗刚走,袭人就气的直跺脚,攥起拳头在宝玉肩膀上不轻不重的捶了两下,埋怨道:“好好的机会,你偏怎么就……唉,只要和奶奶和好如初,你再想看那些信有什么难的?”

宝玉讪讪道:“可、可那要真是林妹妹写的信,说不定能想办法找到她,若是拖延久了,她走了可怎么办?”

一开始有些磕绊,后面却又两眼放光的激动起来,直恨不能宝钗立刻就把信送来,他好验证真伪,再细究其中的蛛丝马迹。

如若能把林妹妹找回来,那么因此失去宝姐姐,似乎也不是完全不可以接受——至少在没有彻底失去宝钗之前,他是这么想的。

袭人见宝玉这副模样,却也是懒得再说什么了,宝玉但凡是个听她劝的,也不会落到这步田地。

唤过麝月,让她看顾好宝玉,然后就随便找了个借口脱身,径自去了清堂茅舍。

等见到了王夫人后,她先把薛姨妈不日就要离开的消息说了。

王夫人闻言不由松了一口气,这阵子每每见了薛姨妈,她这个做姐姐的都有些抬不起头来,况且薛姨妈这一走,小两口中间就少了隔阂,多了许多可以操作的余地。

虽然和袭人不一样,她始终认为儿子是会长出息的,但正所谓有备无患,若能提前促使夫妻两个重归于好,那自然再好不过了。

“太太。”

这时袭人又提醒道:“这事儿本事,或许就是个好机会。”

“好机会?”

王夫人疑惑道:“什么好机会?”

袭人道:“原本按规矩,成亲三日就该归宁省亲的,但因为亲家太太提前来了咱们这边儿,所以归宁的事儿也就没提——以我看,咱们何不顺水推舟,让二爷和奶奶一起跟着回娘家省亲?”

王夫人依旧不解:“这算什么好机会?”

“我听说,奶奶因担心薛大爷着恼,所以一直瞒着那边儿,如此一来,二爷和奶奶到了那边儿,怎么也不好表现的太过生分,到时候自然就可以……”

听袭人这一解释,王夫人顿觉眼前一亮,心道这还真是个好机会,且又顺理成章合情合理,让宝钗无从反对。

只是……

她有些顾虑的道:“要是被文龙知道宝玉做过的那些事儿,却怕是……”

“多带些人手就是,再说奶奶一贯最是顾全大局,肯定不会让薛大爷闹起来的。”

王夫人一想也是,若换成自己遇到宝钗的遭遇,只怕早已经忍无可忍的闹起来了,但宝钗却还能一直保持冷静,想来也绝不会放任薛蟠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举动。

于是她最后拍板道:“那就照着你的意思办,我过会儿就跟亲家太太去商量这事儿。”

“不可!”

袭人却忙开口阻拦:“奶奶若是得了消息,或许就会提前布置一番,最好是临行时才说,仓促间奶奶才来不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