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痴儿览书混淆虚实(第2/3页)

不等宝玉回话,麝月先摇头否定:“他一直在看那些信,何曾睡过?”

这下子袭人更糊涂了,索性坐到了宝玉身边,拍着他的背问:“你先别哭,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好歹跟我们说清楚。”

宝玉又哭了两声秦钟,这才指着手里的信哽咽着解释起来。

但袭人和麝月却是越听越糊涂,什么霸王、虞姬,什么程蝶衣、段小楼,什么横刀自刎,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这信……”

袭人忍不住质疑道:“当真是林姑娘写的?”

其实她一直就对这些书信存有怀疑,毕竟无论怎么想,林姑娘抛下荣国府里的亲戚朋友,偏只与情敌通信,这怎么想都有些不对劲儿。

但她又不敢公开质疑宝钗,所以才一直把这份疑虑压在心底。

现如今见宝玉如此模样,便也顾不得许多了。

“应该就是……不!肯定是林妹妹写的!”

宝玉吸着鼻涕,哽咽道:“这文字一瞧就是她,错不是她,也写不出、写不出……”

说着,又忍不住哭起了‘鲸卿’。

“我的好二爷!”

袭人急了,抓着宝玉的身子晃了晃:“你把话说清楚,什么霸王什么蝶衣的,到底是怎么回事?”

宝玉大约是被摇的清醒了几分,这才开着鼻涕泡儿,告诉二人林黛玉之所以去信给薛宝钗,是想和宝姐姐合著一部话本。

他下午时,全副心神都在鉴定文笔,确认是否林黛玉所书,以及能不能从中找出蛛丝马迹来。

直到入夜后,他才渐渐被那故事所吸引,结果越看越是无法收拾。

虽然正式章节统共也才写了一章半,但林薛两人对后续的情节进行了反复的探讨,单只是大纲就出了不止一版。

且两人又不是专业的写手,纵使书还在起步阶段,却总是不免畅想分析后面的桥段,甚至于篇幅远远超出了正文。

故此宝玉挑挑拣拣看的是如痴如醉如癫如狂。

毕竟他于林薛二人不同,林薛两个不过是在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刻画联想,他却是有亲身体会过类似的情感。

于是不自觉的,便将自己带入进了那畏惧世俗眼光,犹犹豫豫不敢投奔真爱的段小楼,然后又将程蝶衣的形象套在了秦鲸卿头上。

于是乎这才出现了,看完林妹妹的书信,却哭起秦钟的吊诡现象。

袭人听明白之后,一时真是哭笑不得:“二爷也真是的,不就是个故事么,您怎么还……”

“住口!”

宝玉突然横眉冷目,连鞋都顾不上穿,便蹭一下跳将起来,恼道:“这岂止是故事,这分明、这分明就是……”

他分明了半天,却也想不出该用什么词儿来形容,最后硬生生憋出一句:“我就是段小楼,鲸卿便是蝶衣!”

“二爷说什么胡话。”

袭人却没被他的气势唬住,无奈起身道:“您和秦公子是什么身份,岂是那些下九流的戏子能比?”

“我不许你们这么说他!”

宝玉狠狠一跺脚,又颓然坐到在床上,吧嗒吧嗒掉着泪儿道:“我当初若不是优柔寡断,又怎么会……”

说着,忽又觉得不对,自己这会儿想的是林妹妹,那岂不等同是辜负了九泉之下的秦鲸卿?

但男人之间总不能结为夫妻……

不对!

段小楼就是因为顾忌这些流言蜚语,所以才辜负了程蝶衣,自己怎能重蹈他的覆辙?

也不对,秦鲸卿已经死了,自己又如何还能与他……

所以还是林妹妹……

他脑子里乱的一锅粥仿佛,嘴里更是念念有词,只听的袭人头大不已。

最后她不得不搬出贾政和王夫人,半哄半吓,好容易才让宝玉躺回了床上,但宝玉具体睡没睡着,她却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就这般,袭人与麝月一起守了宝玉半晚上。

直倒鸡鸣破晓,麝月实在是有些撑不住了,袭人便劝她先回去歇息,这里有自己看顾着就好。

不想麝月还没应,贾宝玉突然一骨碌爬讲起来,激动道:“不成,蝶衣不能死!”

说着,趿着鞋也不管身上还穿着睡衣,便失心疯似的往外跑。

“二爷、二爷!”

袭人和麝月一时没反应过来,等回过神来急忙追了出去。

万幸昨夜又下了雪,虽然不大,但石板路上也积了薄薄一层,宝玉深一脚浅一脚根本没个章法,跑到半路就跌了一跤,袭人和麝月这才得以从后赶上。

“二爷,你这是疯了不成?!”

袭人一边伸手搀扶,一边激动道:“就算要去找奶奶,也得先把衣服穿好啊!”

“别拦着我,我、我要去救蝶衣,救鲸卿!”

贾宝玉胡乱挣扎,却反倒将袭人和麝月也拉到了,三人在雪泥地里滚成一团,黑的白的沾了满身,直到更多的丫鬟婆子闻讯赶到,这才将他们三人扶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