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吴氏生非(第3/3页)

梅夫人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这荣国府的三姑娘自己却是已经见了数面。

瞧着十分干练,堪称是贤德妃的翻版,且还更为英气三分,却怎么就肯和母亲……

当初就连焦顺,也不过是偶尔能见到了‘外人’,她抵触的心理要小得多,现在却是时不时就要见面,商讨铲除忠顺王的计划。

这让焦顺的形象在她心里愈发生动起来。

再要窥探他的阴私,羞耻感更胜往昔,也……更觉刺激非常!

咔哒~

一声轻响惊醒了纠结无比的皇后,她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那藏书的所在,且两根柔弱无骨的春葱玉指,也已经搭在了那小册子的封皮上。

罢罢罢,昏天黑地的忙了这么些天,就当是临时调剂一下吧。

如此这般自我开脱了一番,皇后这才捧着那小册子到了油灯下,开始秉烛夜读。

结果首先看到的,却是赵姨娘试图暗害王夫人和王熙凤一事,她隐隐记起当初,似乎荣国府的太太传出过中邪的传闻,却原来根源在这上面。

皇后总体上还是一个正直的女子,对赵姨娘的行为自然很是鄙弃。

后来看到她在赵国基家的所作所为,更是义愤填膺,更对被母亲出卖的探春充满同情。

再后来看到探春舞刀弄剑试图报仇,又在桃花林中功亏一篑反而二次受辱,这种感觉便更强烈了,且也十分疑惑如此刚烈的女子,最后又怎么会与焦顺定下亲事?

等看到焦顺因为文笔不成,托请荣国府的小姐们代写文章,探春表现积极,态度也逐渐变化时,先是有些茫然不解,后来想到贤德妃身上,倒就一下子恍然了。

姐妹两个都是才女,对政务上的事情也远比一般女子更为上心。

而其中探春因为是庶出,多半更希望能一展所长。

但如今这世道,女子便如同贤德妃一般又能如何?还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只因为几句谣言,便陷入窘境难以挣脱?

偏那焦顺不以男女分人,肯倚重她的才华,再加上两人三番五次的……

这三姑娘会萌生出想要嫁给焦顺的,也便不足为奇了。

等看到最终两人私定终身,又逐步获得了王夫人和贾政的许可,皇后唏嘘的翻过奏折最后一页,心神久久未能从中脱出。

先前那两本奏折还只是猎奇与刺激,但这本小册子却当得起‘话本’之称,且还是其中的佼佼者。

虽未必及得上那些流传于世的经典,但却胜在言语朴实真切,再加上这故事的主人公就在身边,让人一闭上眼睛,就仿佛能看到故事里的点点滴滴,完全不需要像先前的奏折那样,还得费力去脑补。

只是……

带着这样清晰的印象,却让自己怎好再见那焦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