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第3/5页)

吴太后翻身坐起,拆开来见是一叠黄橙橙的物事,便捻起一个翻来覆去的端详,半晌不确定的道:“这应该是工部去年弄出来的气球吧?怎么上面还有这么多小疙瘩?”

说着,就尝试往里面吹气,结果只吹出个狼牙棒造型,就再也吹不动了。

探春这才掩嘴笑道:“这东西可不是气球,是我们老爷特意弄出来以防万一的——年前娘娘您不小心怀上,可把我家老爷吓的够呛。”

“以防万一?”

吴太后疑惑的看看吹胀了的‘气球’,忽的福灵心至:“他是想套在……”

话还未说完,已经嫌弃的丢回了盒子里,然后连呸了七八声。

探春和元春都忍不住掩嘴偷笑,只李太后在一旁羞红了脸。

吴太后恼羞成怒的又用脚尖点了点探春的脊梁,恨恨道:“你让那狗东西后日进宫来,瞧哀家怎么收拾他!”

说着,从盒子里拿了一半出来,扔到桌上:“你们自己分,剩下的我先收着。”

李太后哪敢去接,最后还是元春简单数了数,二一添作五的分成了两份。

……

等探春回家后,听说父亲要回京,先是忍不住皱眉,后又想到最近焦顺与王夫人见面次数越来越少,或许正可趁机劝她断了往来。

于是第二天去主宅和史湘云汇合,带着三五十个丫鬟仆妇回了娘家。

到了大观园内,正往清堂茅舍赶呢,迎面就撞见一个肥头大耳的白胖子。

两人忙停下脚步招呼了一声‘宝二哥’。

那胖子拍着自己圆滚滚的将军肚,憨憨的问:“这不年不节的,你们两个怎么一起回来了?”

史湘云和贾探春对视一眼,脸上都有些无奈。

约莫是当初落难时饥寒交迫的经历,给宝玉留下了心理创伤,导致他从同治元年起就染上了暴饮暴食的毛病,如今体重已经稳稳超过了两百五十斤。

同时也变得更加懒怠,每日里除了吃喝拉撒睡任事不管。

长此以往,府里也都把他当成了废人、透明人,而听他方才所言,竟是直到现在还不知道贾政要回京了。

史湘云正待解释几句,又见斜下里迎出来两大一小,打头的是李纨,后面拉着个粉琢玉砌小男孩的,却不是薛宝钗还能是哪个。

生了孩子之后,宝钗的身段是愈发的丰腴,腰肢却一如既往的纤细,配上她日渐冷淡的气度,倒与大姑子贾元春有七八分相似。

贾宝玉先唤了一声大嫂,然后又冲那小男孩招呼道:“茂哥儿~”

贾茂先抬头看看母亲,然后才不情不愿的唤了声‘父亲’。

就这样,也把宝玉喜的眉开眼笑,上前就想逗弄便宜儿子。

薛宝钗不着痕迹的贾茂挡在身后,冲史湘云和贾探春招呼道:“太太一早就等着呢,咱们还是先见过太太再论其它吧。”

李纨也忙招呼众人往里走。

贾宝玉形单影只的落在后面,下意识跟了两步,又停了下来,盯着贾茂的背影看了一会儿,摇摇头,回到怡红院里继续混吃等死。

……

与此同时。

焦顺刚刚接到了一封由欧罗巴总领事馆,转递过来的私人信件。

他翻了一圈也没能在信封上找到抬头,于是裁开来准备瞧瞧到底是谁。

结果首先倒出来的,却是几张相片。

相片里的人赫然是薛宝琴,她穿着蕾丝花边的洋装,在枫丹白露宫前笑的十分开怀,但即便是再宽大的裙子,也依旧遮盖不住那高高凸起的小腹。

焦顺赶紧算了算日子,薛二夫人没能熬过前年冬天,而宝琴则是在去年秋后下定决心要远渡重洋的。

临行前她选择把身子交给自己,两人先后缠绵了数日,若是当时怀上的,寄信时正好已经显怀。

而这会儿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已经把孩子生下来了。

这是自己第多少个孩子了?

焦顺板着指头数了数,一时竟有些算不清楚,反正单只是同治元年就生了十个,要不怎么说是十全十美呢。

番外2 十年

叮铃铃、叮铃铃~

闹市街头,车队正在缓缓前行,忽听到一串急促的铃声从前面路口转角传来,最前面赶车的仆妇连放缓了速度,紧接着是整支车队。

下一瞬,三个半大少年骑着自行车你追我赶、风驰电掣的冲过了十字路口,将路人的呵斥谩骂统统甩在身后。

近些年纵马的少了,但是在街头飙车的纨绔子弟却是越来越多,在自行车上玩出的新鲜花活,一点都不比骑马少。

赶车的仆妇本也要开骂的,但等看清楚为首少年的身量模样,却又忙把脏话咽了回去,小声嘀咕道:“好像是宁国府的芎哥儿……”

车队又往前行了两条街,这才缓缓停在一座簇新的院落前,此处虽不是衙门,门前却站了四个荷枪实弹的木兰军,个顶个都是膀大腰圆眉眼带煞的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