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吴锦绣入狱(第3/7页)

张荣华不解,这段时间接触下来,吴锦绣的为人过硬,作风扎实,究竟是何事,让陛下如此动怒?李余良又是如何得到的?

想的比较多,刚打了皇后的脸,将白义常等人全部拿下,李余良便出手,已经确定杜承鸣是她们的人,李余良是谁的人还在调查,从此事来看,结合前因,莫非也是她们的人?如果是,皇后的势力真的很大,无形之中笼络了很多官员,还位高权重。如果不是,李余良又是谁的人?这样做,想要挑起太子和皇后的斗争?

事情越来越复杂,水也很深!

看完奏折。

吴锦绣将它合了起来,走到百官前面,撩起官服,扑通!跪在地上,脑袋贴着地面:“臣知罪!”

事情演变的太快,百官还没有回过神来,从李余良出手,再到递上奏折,吴锦绣主动认罪!奏折上面究竟记载了什么?心里好奇,却不敢问出来。

太子很不想相信这是真的,但他已经认罪,只能接受这个事实,心里再怒,脸上没有表现出一点,这个时候必须站出来,无它,无论因为何事,总得将原因弄清楚,遇事不怕、就怕不能扛事,退缩、或者推卸责任,作为上位者,很犯忌,真这样以后谁还敢给他卖命?

哪怕这样做不好,甚至让父皇不痛快,心生间隙,但无法退!

从御台上面下去,站在百官前面,作揖行礼:“父皇,吴侍郎犯了何罪?”

夏皇面无表情的扫了他一眼,目光落在李余良的身上,后者会意,冷声说道:“十五年前,吴锦绣任长平郡郡守时,假公济私,放走罪犯杨浩文的子女。”

太子无奈,虽然不知道此案的具体情况,但“罪犯”两字,已经说明一切,吴锦绣连狡辩都没有,就算想帮忙也无能为力。

夏皇开口:“着都察院、大理寺、刑部,三司会审。”

三个部门的头,立马站了出来领命。

俩名人皇卫龙行虎步的上前,就要将他拿下。

张荣华知道这时不该站出来,有些事情身不由己,吴锦绣虽然是太子的人,不像陈有才、陆展堂他们以自己为中心,但毕竟是朋友,相处的不错,就算入狱,也要体面一点,而不是像现在人皇卫粗鲁的上前。

哪怕有一些不好的影响,他不在乎,就算杜承鸣等人跳出来弹劾,也无所谓,认准的事情必须去做。

走到百官前面,行礼开口:“臣请命押吴锦绣进刑部大牢。”

李余良抓住机会攻击:“张御史你想逾越?”

他的人接二连三的跳了出来,想要扣实张荣华“逾越”的罪名,此罪可大可小,一旦坐实,从眼前的情况来看,非常的不利。

杜承鸣和毕方节虽然没有站出来,但他们的人却跳了出来,抓住机会攻击,包括皇子们、其他的政敌,像是疯狗似的,想将他打倒。

裴才华虽然没有出列,但他的人站了出来,与他们交锋,陛下已经开口,着都察院、大理寺和刑部三司会审,张荣华身为四司左监都御史,所做的一切合情合理。

陈有才、吕俊秀、霍景秀、徐行、丁易等人全部出列。

一时间演变成派系的交锋。

夏皇手掌抬起,向下一压,吵闹的朝堂,立马安静下来:“准!”

张荣华谢恩:“谢陛下!”

手掌一挥,俩名人皇卫上前,从陛下的态度中看出了什么,没有再粗鲁,等吴锦绣从地上起身,一人扣着一只手臂。

张荣华带着他们离开。

随着此事定性,朝会结束。

御书房。

夏皇没有急着处理奏折,紧绷的脸舒展开来,接过魏尚递来的茶杯,捏着茶盖,随意的押着,问道:“你怎么看?”

魏尚弯着腰,很滑头:“陛下您指的是哪件事情?”

见夏皇瞪自己一眼,思索一会,再次开口。

“殿下很有担当,青麟也不错,有情有义。”

夏皇喝茶,看来对这样的结果很不满意。

魏尚再道:“随着青麟在都察院将水搅浑,有些人坐不住了,想要浑水摸鱼,亦或者狗急跳墙。”

夏皇将茶杯递了过去,面露笑意:“世民做的不错,刚才不站出来,朕会很失望,遇事不可怕,要有担当,尤其是上位者,今日因为吴锦绣退缩,等朕将大夏交到他的手中,遇到的事情只会更大,一旦退后,便是万丈深渊。”

顿了一下,带着回忆。

“人这一生,不可能一直顺风顺水,总有逆境之时,就看有没有决心、毅力渡过去。”

魏尚不着痕迹的拍了一记马屁:“陛下您培养出来的人,自然不一般。”

夏皇再道:“青麟的反应,在朕的预料中,正如你所言,重情重义,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不出面。如今吴锦绣入狱,等他回来,都察院的戏将会更加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