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三体、周文王、长夜(第3/6页)

“这个世界中的每个人都能脱水吗?”

“当然,你也能,要不,在乱纪元是活不下去的。”周文王将卷好的追随者递给汪淼,“你带着他吧,扔到路上不是被人烧了,就是吃了。”

汪淼接过软皮,很轻的一小卷,用胳膊夹着倒也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

汪淼夹着脱水的追随者,周文王背着沙漏,两人继续着艰难的旅程。同前几天一样,这个世界中的太阳运行得完全没有规律,在连续几个严寒的长夜后,可能会突然出现一个酷热的白天,或者相反。两人相依为命,在篝火边抵御严寒,泡在湖水中度过酷热。好在游戏时间可以加快,一个月可以在半小时内过完,这使得乱纪元的旅程还是可以忍受的。

这天,漫漫长夜已延续了近一个星期(按沙漏计时),周文王突然指着夜空欢呼起来:“飞星!飞星!两颗飞星!!”

其实,汪淼之前就注意到那种奇怪的天体,它比星星大,能显出乒乓球大小的圆盘形状,运行速度很快,肉眼能明显地看到它在星空中移动,只是这次出现了两个。

周文王解释说:“两颗飞星出现,恒纪元就要开始了!”

“以前看到过的。”

“那只有一个。”

“最多只有两个吗?”

“不,有时会有三个,但不会再多了。”

“三颗飞星出现,是不是预示着更美好的纪元?”

周文王用充满恐惧的眼神瞪了汪淼一眼,“你在说什么呀。三颗飞星……祈祷它不要出现吧。”

周文王的话没错,他们向往的恒纪元很快开始了,太阳升起落下开始变得有规律,一个昼夜渐渐固定在十八小时左右,日夜有规律的交替使天气变得暖和了一些。

“恒纪元能持续多长时间?”汪淼问。

“一天或一个世纪,每次多长谁都说不准。”周文王坐在沙漏上,仰头看着正午的太阳,“据记载,西周曾有过长达两个世纪的恒纪元,唉,生在那个时代的人有福啊。”

“那乱纪元会持续多长时间呢?”

“不是说过嘛,除了恒纪元都是乱纪元,两者互为对方的间隙。”

“那就是说,这是一个全无规律的混乱世界?!”

“是的。文明只能在较长的气候温暖的恒纪元里发展。大部分时间里,人类集体脱水存贮起来,当较长的恒纪元到来时,再集体浸泡复活,生产和建设。”

“那怎样预知每个恒纪元到来的时间和长短呢?”

“做不到,从来没有做到过。当恒纪元到来时,国家是否浸泡取决于大王的直觉,常常是:浸泡复活了,庄稼种下了,城镇开始修筑,生活刚刚开始,恒纪元就结束了,严寒和酷热就毁灭了一切。”周文王说到这里,一手指向汪淼,双眼变得炯炯有神,“好了,你已经知道了这个游戏的目标:就是运用我们的智力和悟性,分析研究各种现象,掌握太阳运行的规律,文明的生存就维系于此。”

“在我看来太阳运行根本就没有规律。”

“那是因为你没能悟出世界的本原。”

“你悟出来了?”

“是的,这就是我去朝歌的目的,我将为纣王献上一份精确的万年历:”

“可这一路上,没看到你有这种能力。”

“对太阳运行规律的预测只能在朝歌做出,因为那里是阴阳的交汇点,只有在那里取的卦才是准确的。”两人又在严酷的乱纪元跋涉了很长时间,其间又经历了一次短暂的恒纪元,终于到达了朝歌。

汪淼听到一种不间断的类似于雷声的轰鸣。这声音是朝歌大地上许多奇怪的东西发出的,那是一座座巨大的单摆,每座都有几十米高:单摆的摆锤是一块块巨石,被一大柬绳索吊在架于两座细高石塔间的天桥上。每座单摆都在摆动中=驱动它们的是一群群身穿盔甲的士兵,他们合着奇怪的号子。齐力拉动系在巨石摆锤上的绳索,维持着它的摆动。汪淼发现,所有巨摆的摆动都是同步的,远远看去,这景象怪异得使人着速,像大地上竖立着一座座走动的钟表,又像从夭而降的许多巨大、抽象的符号。

在巨摆的环绕下。有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夜幕中如同一座高耸的黑山,这就是纣王的宫殿。汪淼跟着周文王走进了金字塔基座上的一个不高的洞门,门旁几名守卫的士兵在黑暗中如幽灵般无声地徘徊。他们沿着一条长长的隧道向里走,隧道窄而黑,间隔很远才有一枝火炬。

“在乱纪元,整个国家在脱水中,但纣王一直醒着,陪伴着这片没有生机的国土。要想在乱纪元生存,就得居住在这种墙壁极厚的建筑中,几乎像住在地下,才能避开严寒和酷热。”周文王边走边对汪淼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