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心术(第2/3页)

“是,微臣就静候殿下佳音。”

郭延锦在此候着的时候,忽然犯人高元海说要求见,郭延锦此时对他倒没有迁怒之心,便让人带了他来。

高元海跪在郭延锦身边,说:“殿下,罪臣自知罪孽深重,此时还连累殿下身处险境,万死难辞其咎。此时,王继仁虽然身犯死罪,但要说他欲行谋反,只怕也未见得。殿下只需将我杀了,表明态度不深究此事,殿下此时便可化解危机。”

郭延锦冷哼道:“就他河东一道,便有能耐挟持孤不成!”

郭延锦知道王继仁现在不想杀他而犯了大忌,以免让天下人都来讨伐,他屈从也也暂时能保住性命。但是他去和王继仁达成和解,他想马上安然回京也没有那么容易。

只怕他们要挟持他与朝廷谈判,王继仁犯了这事能不能安然抽身也未可知,但是就算最后朝廷能杀了王继仁,他郭延锦的储君威严脸面也是在地上被磨擦得狠了。

高元海哭道:“殿下,此时敌人势大,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罪臣早就该死,若能死前报君恩之万一,罪臣也死得其所!”

郭延锦可没有那么傻,自小在皇宫长大,又受帝王教育,深通人心,但是外出公干遇上如此有性命前程关碍的大事还是头一回。

郭延锦想着:世宗皇帝历经五代十国后期武人挟兵自重、征伐不休、百姓深受其害的时代,平定天下后认识到这是分裂和混乱的根源,才想要以文制武。

各地节度使通常来说只有统兵权,粮饷、调兵之权被文臣所控制。但是士大夫也未见是什么好东西,如刘济棠这样的黑心肝自然是该死,但是这高元海眼见死到临头还能赌一把,其钻营心计实在可怕。

不论如何,高元海回到河东派系里是必死无疑的,而逃跑的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能逃哪里去?还有他的儿孙,难道要代代沦入贱籍不成?

郭延锦身处危机,大丈夫行事不拘小节,抬了抬手,说:“你起来。孤便是要杀你,也是你所犯之罪确实该死,但孤还不至于要用你的人头来求生!你当孤是什么人呢?”

郭延锦凤目扫向高元海,高元海背上冷汗直冒,伏在地上。

郭延锦却暗思:这人虽然钻营心计可怕,但是他有把柄在自己手中,而除了他的仁慈之外,高元海已经没有活路,捏死他只要他一个表态。而文官什么恶事都可能会干,唯没有能力自己造反称王。

这样有心计又有地方官场见识的人,用得好是条好狗。

手底下像曹敬这样刚直之臣自然要用,但也少不了狗。有些事,曹敬做不到的,狗却做得到。

曹敬见郭延锦临危不乱,这种风采在赵清漪口中是王八之气,而在曹敬这样的耿直读书人眼里却是人君气度了。

忽听周桢说:“殿下,那边有动静,好像是……赵公子他们回来了。”

曹敬道:“赵公子人少,下面可是两百骑兵精锐,这可如何是好?”

王继仁手底下的精锐骑兵和布政使府衙的差吏当然不一样,无论是体力、武艺、装备都不同,赵清漪武功再强,如何能敌?

郭延锦不禁吓了一跳,起身抬眼望去,两百精锐骑兵围在丘陵山脚,那山脚还有他们所弃的马车,马匹倒是被他们拉上小山了。

赵清漪带着王冲等一帮“粮草队”回来,等远远见到那两百骑兵服色时,王冲以下的人吓了一大跳,王冲还是向赵清漪汇报了他们所知道的事。都是太原境内的差吏,他们的见识和人脉比之寻常百姓要多得多。

赵清漪听说是王继仁的女婿领的兵,也猜到他们是来截人的,看到山包上似有人影,而对方暂时没有攻打上去的气势。

她心中盘算起来,如果她是王继仁,现在所求的是什么,想要怎么做,又能做到什么。

赵清漪深知那些差吏现在怀着宝贝,武功不高,此时才跟着自己,他们还没有被系统地洗脑,未必在生死关头靠得住。

赵清漪道:“你们谁敢跟本公子一起上前去看看?”

不少人面露惧色,一时无人敢答,赵清漪不屑地瞄了瞄他们,一个个脸到底是红了。让他们一起去抢钱粮,像是小狼仔一样,但是遇上老虎就难免怂了。

与赵清漪相处过的草莽,多能被她所感染,这是她的个人魅力折服,也因为她熟谙驭人之术。

况且富贵险中求,王冲自知后退无路,咬牙上前道:“下官但听公子调遣!”

王冲出列,还是有领头羊效应,又有七八个差吏出列,说:“公子但有吩咐,我等便是豁出一条命也就是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赵清漪的心计绝不差帝王,狠起来比帝王更狠,这种时代要玩争权夺利的游戏哪有妇人之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