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考校(第2/2页)

星术士考取秀才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后路,兴许还有些炫耀的成分在里边,这些可都不是荫来的功名所能提供的,更何况,等程允安成为高级文官,那得到什么时候。

程晋州微微一耸肩道:“我想自己考一个功名。”

程父看待功名,要比刘斌还要热切,内心中自然是想让儿子自己考的,但他实际上是出于对学问的信任,而不是对功名本身的信任,故而仍旧摇头道:“每个人是能参加许多次院试,可你要明白,每次乡试,你都要参加童生试,浪费时间不说,几次之后,还会没了锐气。故而必须要准备好,才去参加,你现在……”

他啧啧两声,还是说出来道:“差的太远。”

从这里也能看出程允安与刘斌的不同,后者其实是从风险的角度建议,程晋州应该考取一个功名,但程允安就有不同,或许在他看来,自己年富力强,根本不需要儿子考虑这些事情——就如大多数人一般,他不会去想自己意外身故,免冠去爵这种事情。

在运气好的时候,程允安的想法是对的,运气普通的时候他也是对的,只有运气不好的时候,他是错的,因此大多数时候,没有风险意识的人都是正确的,只有倒霉时,他们会哀叹祸不单行……

程晋州自然不能去和老爹讨论风险控制,他早有准备的道:“那我背下三字经,就能参加院试吗?”

这才是程大博士巴巴跑回来的主要目的。大夏朝既然讲究门第,就更要讲究出身清白,没有老爹的签字,他什么考试都别想参加,更别说在绍南城,知府大人就是老大。

因此,哪怕是有作弊的准备,也要有机会参加考试才行。

程允安微微摇头道:“三字经不够。”

“那再加一部经传?”程晋州不知道戒子可以录入资料后,究竟能放入多少东西,两部应当是颇为保险的。

“能解《诸略》,你就可以去参加童生试了。”程父摆手道:“今天就到这里吧,不要好高骛远,从背下《诸略》到能解,少说还要三四年,到时候,再略读其他,就可以一并参加院试,考取秀才了。”

童生试是小试,由县一级组织,要说作弊也是容易的紧,但它只等同于一种资格考试——参加院试考取秀才的资格,如此一来,没有能力在院试作弊的同志们,也就没有必要在童生试上作弊了,因为第二年又要重考。

程晋州也算是作弊达人出身,有了目标后立刻暗下决心:不把“小纸条”做到塞不下,我就不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