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脱 逃(第2/5页)

成群的麻雀一起降落地面,看来有好几百只。它们发出刺耳的叽喳声,翅膀挨着翅膀,列队站在饲料槽旁……

没错,就是它,当贝莱回过头,对食堂投以最后一瞥时,心头浮现的正是这个画面。饲料槽旁边的一大群麻雀,这个想法令他起了一阵反感。

他想:耶和华啊,一定有更好的方法吧。

但什么才是更好的方法?现在这个方法又有什么不好呢?他以前从来没有为这种问题感到头痛。

想到这里,他突然对机・丹尼尔说:“准备好了吗,丹尼尔?”

“准备好了,以利亚。”

他们离开了食堂,至于该如何脱逃,当然一切看贝莱的了。

有一种竞赛游戏,青少年称之为“奔路带”。它的规则在全球各个大城皆大同小异,一个来自旧金山的少年,可以毫无困难地参加开罗当地的奔路带。

简单地说,这个游戏是要玩家利用大众运输系统,从甲地前往乙地,其中担任“领导者”那个人,要尽可能甩脱所有的“追随者”。领导者若能单独抵达目的地,或是追随者始终紧跟在后,都能享有技艺超群的荣耀。

这种游戏通常选在傍晚的高峰期进行,借着通勤的人潮来增加危险性和复杂度。领导者出发后,就在加速路带之间跑来跑去,尽量做些别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例如在某条路带上尽可能停久一点,然后突然跳到旁边的路带。他也可以迅速跑过几条路带,然后出其不意地停下脚步。

如果追随者不小心冲过了头,那就很遗憾了。除非他的身手异常敏捷,否则还来不及更正错误,他和领导者的距离已经开始拉远了。这时,聪明的领导者会赶紧跳到另一条路带,以便扩大战果。

有时候,领导者会登上捷运带或缓运带,然后尽快从另一边跳下去,这么一来,追踪的复杂度便会增加十倍。你若完全不碰这两种路带就是耍赖,但在上面逗留太久同样不行。

成年人很难体会这种游戏的吸引力,尤其是那些自己年轻时不曾奔过路带的人。而合法的用路人都恨透了那些玩家,所以每当近距离接触,玩家无不赶紧逃之夭夭。此外,警察会毫不留情地对付他们,父母的处罚更是免不了。而且无论是在学校或是次乙太网路上,他们都会受到师长的责骂。根据统计,这种游戏每年总会导致四五个青少年死亡,数十人受伤,以及数不清的无辜路人受到程度不一的波及。

然而,奔路带的玩家是无论如何不会消失的。游戏越危险,玩家就能得到越大的无价奖赏——同伴们的钦佩眼光。一个成功的玩家整天神气活现,而成名的领导者更是有如一方霸主。

就拿以利亚・贝莱来说,即使到了今天,他对自己奔路带的纪录仍旧感到自豪。他曾经领导二十个玩家,从中央区一路奔到皇后区的边界,途中跨过三条捷运带。在那马不停蹄的两小时之间,他甩掉了几个最顶尖的布朗克斯区玩家,最后独自一人抵达终点。后来,这则佳话流传了好几个月。

当然,如今贝莱已经四十几岁,已有二十多年没奔过路带,但他多少还记得一些技巧。虽然身手不再那么矫捷,但他可以截长补短,别忘了他是一名警务人员。只有像他这样经验丰富的警察,才有可能对这座大城了若指掌,连每条巷道的头尾几乎都能如数家珍。

他以利落的步伐逐渐远离食堂,但并没有走得太快。一开始这几十秒是最危险的,他随时预期背后会有人大喊“机器人、机器人”。他一面走,一面仔细算着脚步,直到脚底终于传来踩上加速路带的感觉。

他停了一下,机・丹尼尔顺利跟了上来。

“他们还在我们后面吗,丹尼尔?”贝莱轻声问道。

“是的,而且越来越近。”

“等着瞧吧。”贝莱信心满满地说。他随即东张西望一番,在他看来,左侧各条路带上的人都在快速前进,而且离他越远的人速度越快。虽然他这一辈子,几乎每天都会踩上路带好几次,可是若说弯下膝盖准备在上面狂奔,却是七千多天以前的事了。昔日那种熟悉的刺激一下子涌上心头,他的呼吸也越来越急促。

这时,他根本忘记了自己严禁儿子参与这种游戏。班有一次奔路带被他逮到,他不但没完没了训了他不知多久,还威胁要将他交给警方看管。

他轻巧地、迅速地(以“安全速度”的两倍)向更高速的路带走去,为了对抗加速度,他将身体猛力向前倾。缓运带在他身旁呼啸而过,有那么一下子,看来他好像要爬上更高的速度,不料他突然开始后退,一面忽左忽右地闪避人群,一面退向人潮越来越密的低速路带。

最后他停下脚步,待在时速只有十五英里的路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