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临危受命 冯大刚(第2/4页)

然而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冯大刚面不改色,沉声应答:“是!”

两位特使彼此对看一眼,然后一位向江头说话:“那么就布置方案吧。”

江头按下手边的按钮。会议室旁的门打开,两个参谋走到会议室中央。一幅巨大的立体图从屋顶投影下来,两个参谋熟练地在图上操作。

展示在冯大刚眼前的是北中国地形图,图上一个小小的红点正缓缓移动。那就像是飞机的飞行路线图。地图的比例定格在一比五十万,红点在地图上缓缓移动。

这伙人的逃窜路线是从北京直接向西,越过大同和燕山山脉,直入内蒙古沙漠,然后选择沙漠路线和河西走廊平行飞行,最后折入塔克拉玛干沙漠。短短十个小时,已经距离北京两千公里。野牛飞行器重量高达五十四吨,超过一般的重型坦克,全副武装,这么沉重的家伙平均速度能达到两百公里每小时,快得惊人。

“它使用巡航高度飞行,距离地面平均高度只有十米,加装主动隐形装置,所有的空间监测装置都不起作用。这是它能突然出现在北京城区的重要原因。”

“现在我们为什么能跟踪它?”

“因为楚南天。”一个特使抢先回答。

“楚南天?”冯大刚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是的,两名人质之一,他是火鸟台的记者,名人。你没有听说过?”

冯大刚毫不迟疑地摇头。

“没听说过也好,他一直反对人体机器化,有很多粉丝,影响力很大,所以我们对他有一些监控措施。”

“你们了解楚南天的一举一动,却不知道有人会袭击广播大楼?”冯大刚忍不住说了一句。他最讨厌秘密监控,虽然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几乎已经没有隐私,然而刻意窥探一个人的生活,那是一种极其低劣的人品,对组织来说也一样。

“少校!”江头沉声制止他。

冯大刚沉默不言,只是看着特使,等着他把没有说完的话说完。

“楚南天身上带有卫星定位装置。这些人劫持了楚南天,让我们能轻易跟踪它。发现了它的行动路线之后,卫星跟踪就变得容易了。”

“什么样的卫星定位装置?”

“楚南天曾经有一次骨折经历……”特使就此打住,“具体细节看你的卷宗,现在我们需要你设法把他救出来,至少保证他的安全。”说完他看着冯大刚,等待回应。

冯大刚看了看江头,他不知道是否该回答,一个9C级的行动,能够活着回来就已经万幸,如果要保证一个人质的安全,这不该是9C级的任务。江头却只是看着他,并不说话。

“在9C级的事件约束下,如果有意外,我会采用自杀措施保证机密不外泄,因此我无法保证人质安全。”最后冯大刚无奈地回答。

“这个我们当然理解。”特使回答,“我们的要求是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必须保证他的安全。”

“这样的承诺并无意义。”

特使扭头看着江头,“江将军,我以为特别行动队的队员都是一声令下便勇往直前的勇士,看起来你挑的人更像是个律师啊。”

江头不动声色,“你看过他的档案,他是最好的一个。”

特使点头。

他转身向着冯大刚,“关于这件事的原委,我可以尽量让你了解一些。全球政府是全世界人们的共同选择,但是总有一些人意图分裂。楚南天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的每一次报告发布,能够影响三亿以上的人群,其中绝大多数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进行机器化的人。”

“穷人。”冯大刚生硬地插入一句。按照一般的情形,他不该插嘴,然而谈到这个问题,他深有体会。一个月前,他的一个好朋友心肌梗死,在突然死亡的前三年,这位朋友就开始攒钱换机器心脏,然而钱没攒够,人就没了。要换上一个机器的身躯,需要钱,需要很多钱。

“大部分是,也有人不是。”特使对冯大刚不礼貌的态度似乎并不在意,不紧不慢地回答。

“所以对政府来说,楚南天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如果他意图煽动,后果会很糟糕。这也是我们对他进行监视的原因。”特使说着抬眼看了看冯大刚。

冯大刚目不斜视,站得笔挺,就像一座雕塑。

“但是他的存在也有好的方面,温和而有影响力的反对派并不多,简单地说,他的影响力让超过三亿人保持行为温和、不激进,这是脑库的大数据分析结果。要找到他的替代品很不容易,如果他死了或者再也不能发言,这些人就有更大的可能成为极端派源源不断的生力军。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麻烦。”

“所以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他。”冯大刚接上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