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涟漪:形而上学的导程第三章:时间(第3/6页)

第三,就此处和此时而言。假若我在电话上对一个加利福尼亚的朋友说“这里正在下雨”,然后她回复“这里阳光灿烂”,我们中哪一个是正确的?真正的此处是哪里,加利福尼亚还是新泽西?问题显然已误入歧途。没有“真正的此处”。“这里”一词仅仅是指说话之人恰好处于的任何位置。当我说“这里”,就是指新泽西;当我的朋友说“这里”,就是指加利福尼亚。如果从客观的角度而言,那么两个地方都不是这里。加利福尼亚是我朋友的此地,新泽西对于我来说是此地。时空理论阐述的关于时间的情况与此相类:正因为没有客观的此地,所以也就没有客观的此刻。如果我说“现在是2003年”,而在公元1606年盖伊·福克斯[2]说“现在是1606年”,这两种陈述都是正确的:

加利福尼亚在这里、新泽西在这里

福克斯、现在是1606年、我、现在是2003年

这里没有唯一、真实、客观的“此刻”。“现在”一词只是指说话人恰巧所处的时间。

反对时空理论的观点:变化,运动,促因

我们已遭遇了两套时间理论。哪一种是正确的?时间流动,还是时间像空间一样?

时空理论避免了时间流动理论的矛盾之处;这对其有利。不过时间流动的信徒会反驳说时空理论良莠不分:其使得时间与空间过于类似。首先,她可能声称上一节提出的空间和时间之间所谓的相似性并不真正站得住脚:

过去和未来的物体并不存在:过去已经消失,未来还未到来。事物并没有时间片段:不论何时,整个物体就处于现在,而不仅是其时间片段;也没有过去或未来的部分被遗漏。并且“此时”和“此处”并不类似:此时是特殊的,不同于此处周围的空间部分。

每条这样的言论都能单独占据一整章,但受时间所限,还是让我们考虑下时间流动理论捍卫者可能用来争论时间并不像空间的其他三种理由。

首先,关于变化

拿变化和我们可以称为“空间异质性”的概念来做一比较。变化是指在不同时间拥有不同特质。一个高度改变的人起初是矮个儿,然后逐渐长高。而空间异质性,正相反,是在不同地方拥有不同的特性。一条高速公路在某些地段崎岖,在其他地方则平整;某些地段狭窄,其他地方则开阔。现在,如果时间正如空间,那么在不同时段拥有不同特质(变化)就和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特质(空间异质性)如出一辙。回头看看时空图解。变化在图示上是沿着时间坐标从左到右的变量。空间异质性是沿着两个空间维度任一的变量。根据时空理论,两者彼此相似。但这并不正确!空间异质性和变化完全不同。空间异质的高速公路并没有发生改变。它就在那里。

其二,关于运动

事物可以在空间中朝任意方向移动;它们并没有被限定在特定方向内行进。但时间则并非如此。在时间中来回移动没有意义。事物只能在时间中向前行进。

第三,关于原因

任何地方的事件都可导致在其他任何地方的事件发生;我们能够影响在任一空间区域上演的事情。但是事件无法引发其他任意时间的事件:后期事件永远无法引发前期事件。尽管能够影响未来,我们无法影响过去。过去是固定不变的。

第一条反驳的正确之处在于,时空理论确实会使得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接近于空间异质性。但这又如何?它们并不完全相同:一是时间变量,一是空间变量。从而变化和空间异质性某种程度上相似的主张完全合理。所以第一条反驳可以直接驳回。

第二条反驳更复杂一些。“事物在空间里来回移动,但是在时间里却不行”——这是否确实是时间和空间的不同之处?假设我们想要知道,某个关于空间的真命题,在时间上是否也能做出相似表述。美国20世纪的哲学家理查德·泰勒[3]认为,要建立与空间命题确实相似的时间命题时,我们必须谨慎小心。尤其有一点,我们必须对所有时间和空间的参数做出完全一致的颠倒,才能得出类似的命题。泰勒认为,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会看到时间和空间比一开始看上去更具相似度。

举例说明。我们关于空间的真命题是这样的:

“某个物体在空间中前后移动”

我们在这个命题里颠倒时间和空间参数之前,需要定位所有这些参数,包括任何并不完全明晰的参数。例如,“移动”一词就隐藏了一个时间参数。当这些参数变得明确之时,我们的命题就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