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臣在(第3/4页)

“还有张长行张大人,京郊府尹之子小赵大人,以及工部和户部的主事。”

容昭微垂眼眸,陷入沉思。

容屏不解:“怎么了?这里面有什么玄机?”

容昭看向他,喃喃:“张长行是张丞相的人,赵瑜赵公子是京城府尹之子,工部主事是谨王的人,户部也没有鹿王的人……”

容屏瞳孔一缩。

乍然间听闻谨王等人去明州治灾,以为是将其踢出储君行列,就算不是,也只当是永明帝看中明州水灾之事,所以派遣了这些重要人去。

或许这些人如今官位都不高,但他们身后站着极其重要的大臣。

但容昭点醒了他。

这些人都不是鹿王的人。

皇帝如果真不喜欢谨王,不考虑让他继承大统,或者想将鹿王立为储君,那就不会给谨王安排全都不是鹿王的人。

张长行背靠丞相,是皇上心腹。

赵瑜身后是京城府尹,这个位置不仅是皇上心腹,也极其重要。

工部本就是谨王的势力。

户部如今是容昭的地盘,也是典型中立党。

想清楚永明帝不是排除谨王之后,容屏依旧有疑惑:“那让谨王去明州治水到底是为什么?”

容昭摇摇头。

她的声音轻轻:“不管他为什么而去,这一趟,危险重重,比以往每一次都要危险。”

容屏闻言,叹口气:“明州,真是让人不安,先太子就是死在明州治水……”

第二日。

容昭一早就去了户部,谨王与张长行他们今日便要去明州,户部要给他们支取赈灾的银两,调拨粮食。

谨王行礼:“麻烦容太傅了。”

容昭摇摇头,将册子递给他:“东西已经备好,现银带的不多,以备不时之需即可,剩下的银两到了郑州和明州可以支取,银行所在位置并不会被淹。”

“粮食是必须要带的东西,如今京城粮不足,昨日我已在交易市与人签订了契书,你们带上契书直接到郑州交易市接走粮食。”

裴怀悲深吸一口气,郑重接过。

看过册子和户部契书、户部存单之后,他在册子上签字用印。

身后,张长行感叹:“容太傅当真思虑周全,准备得极其妥当。”

容昭笑了笑,对他们道:“我还让人采买了些药材,你们都带上,水患不安全,易生病,药材不能少。”

裴怀悲点点头:“多谢容太傅。”

容昭微笑颔首。

裴怀悲将手上的册子递给她,深深地看着面前穿着紫色长裙的女子。

而后再次抬手行礼,声音轻轻:“容太傅,我们便不多做打扰,告辞。”

容昭伸出接过册子。

裴怀悲用只有两人听到的声音低声说了句:“保重,小心。”

说完,他转身大步离开。

背影虽不魁梧,却挺拔坚定,自有风骨。

张长行和赵瑜也同容昭告辞。

张长行:“走了,回见。”

容昭看着他们的背影,扬声道:“一切小心,等回来请你们福禄轩喝酒。”

张长行语带笑意:“你可别忘了!”

容昭笑着摇摇头,三人已经远去。

八月二日,谨王一行人出京,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明州。

自谨王离开后,京城就只剩下鹿王一个皇子。

永明帝身体一直没好,断断续续生着病,鹿王开始插手朝政,从如今局势来看,鹿王是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

无数人着急倒向鹿王。

而这也让他行事越发顺利,朝廷大事,若是永明帝不能做主时,都是鹿王做主。

官员们轻易不敢开口,安王党更是好几个重要官员糟了难。

有过之前的行为,鹿王此次极为小心。

永明帝醒来时,他便伺候在床前,将所有大事都交给永明帝处理。

只有永明帝有心无力时,他才会插手。

朝堂之事,他也处置井井有条。

可惜永明帝一直没有下令让他监国,倒是安王党坐不住,频频上书请求让安王回京。

八月七日,安王亲笔上书,希望回京。

八月十日,明州急报,水患严重,明州涂县有疫情发生,正在快速蔓延,流民遍地,明州大乱。

消息传到京城,满朝皆惊。

而很快,流言四起。

“又是大雨又是瘟疫,明明是大雁赢了,为何却惩罚大雁?”

“听闻皇上还病了……这是上天惩罚兴兵之人。”

“天啦,这也太不吉了。”

“那可是瘟疫,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快点控制住吧,千万不要蔓延。”

……

这年代的瘟疫可是大问题。

医疗条件不行,如果疫情严重、病症致命,那一旦蔓延,几乎相当于灭国的灾难!

消息和流言传到了永明帝耳中。

永明帝当场吐血。

容屏、容昭连夜匆匆进宫,满朝文武全都赶往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