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 第十二章 纵论天下(第3/4页)

徐子陵这才知中计,早前自己才表示过非是甚么救世济民的好汉,现在又一副义愤填膺,誓要伸张正气的样子,矛盾得要命。

苦笑道:“你总好像不肯放过我,若师小姐肯亲自出马,甚么凶邪亦要手到拿来。”

师妃暄微滇道:“此人既能名列八大高手之林,岂是那么容易收拾,若非他因‘天刀’宋缺而惨遭挫败,致须避往西域,中原还不知有多少人被他残害。今趟他既敢卷土重来,自然是有自信可胜过宋缺。”

徐子陵沉声道:“此人是否‘魔师’赵德言。”

师妃暄微怔道:“你也知道赵德言是魔门高手,不过此人却非赵德言,而是‘天君’席应,他因‘天’字招犯宋缺之忌,被他追杀千里,差点丢命,这大概就是恶人自有恶人磨吧!”

徐子陵失笑道:“这么看,宋缺该比席应更霸道。”

师妃暄微笑道:“宋缺是上代武林最著名的美男子,一向孤高自赏,目中无人,但从不妄杀无辜,外冷内热。且他对魔门有极大的震慑力,连祝玉妍、石之轩之辈也不致轻易惹他,如非他人缘不佳,声名当不会在宁道奇之下。宋缺自出道以来,从未尝过败绩,只看近二十年内已没有人敢向他挑战,当知他在江湖上的份量。”

徐子陵点头道:“难怪你那么看得起宋师道,原来他的后台这么硬。”

他边说边吃,风卷残云的独力荡平桌上的斋菜。

师妃暄欣然为他添茶,道:“妃暄尚有一事相求,却有点难以出口。”

徐子陵奇道:“不是又想我去劝寇仲金盘洗手,从此收山吧!”

师妃暄哑然笑道:“这该算是我们间最大的障碍,不过我想说的却非是与此有何直接关连,而是想提出另一忠告,你若当是警告也无不可。”

徐子陵心叫“又来啦”,淡然道:“现在就算小弟告诉小姐不愿听,小姐也会直言不讳,对吗?”

师妃暄叹道:“不要那么严阵以待可以吗?妃暄只希望你两人打消入关中取宝的事。李世民不知从何处收到风声,知道你们快将入关,那是他的地头,天策府更是高手如云,若给发现行踪,休想活着离开。而妃暄亦很难插手干涉。”

徐子陵洒然笑道:“多谢小姐关心,不过生生死死,我和寇仲从不放在心上。”

师妃暄平静地道:“既是如此,妃暄言止于此。”

本是融洽的气氛登时云散烟消。

师妃暄柔声道:“青璇小姐现居于独尊堡内,让妃喧陪你去一趟如何?”

傍她软语相求,徐子陵怎都硬不起心肠来,只好答应。

暗忖见过石青璇后,立即离川,再不作任何勾留。

“正月立春雨水节,二月惊螫春分先;三月清明壳雨到,四月立夏又小满。冬月大雪冬至节,腊月小寒又大寒;至腊月唱完毕,上年去了新年来。”

悠扬的歌声,从驶经的一艘渔舟传过来,听得寇仲眉飞色舞,对旁边的卜天志道:“难怪说人要时常忙里偷闲,过往数天我即使听到有人唱歌,亦少有留心曲词,现在却听得一字不漏。可见人的心会把所见所闻随心境而作出选择和过滤。”

本是战斗的船舟,由于搬走所有战争的器具,摇身一变而成行走于大江的商船。

卜天志低声道:“少帅是否对宋家小姐仍未能忘情?”

寇仲想不到他问得如此直接,老脸一红,干咳道:“这该多多少少是此行的动机之一,却非全部原因。哈!你看那群海鸟飞得多整齐好看,咦!是否快到大海哩?”

卜天志深吸一口气,道:“我已嗅到大海的气味。如若顺风,后天我们该可上岸,再急赶一天,可抵宋家。”

寇仲道:“上岸后我会自行找去,志叔不必等我,有志叔在梁都座镇,我才可以安心一些。”

卜天志知拗他不过,只好答应。

寇仲道:“岭南除宋家外,尚有甚么地方势力。”

卜天志答道:“当地除宋家外,尚有三个具有影响力的人,就是番禺郡的王仲宣、珑水郡的陈智佛和始安郡的欧阳倩,他们不是一帮之主,就是世家大族的首领。”

寇仲一呆道:“欧阳倩是个娘儿吗。”

卜天志笑道:“还是个年轻标致的美娘儿,女承父业,在岭南武林艳名颇着,手底下亦有真功夫,据闻很不好惹。”

寇仲叹道:“我国确是幅员广阔,若我不是远赴南疆,恐怕这辈子都不知有这么一个不好惹的女人。要管治全国真不容易。”

卜天志道:“假若宋缺肯站到少帅的一方,那只要他肯点头,保证所有南銮的领袖都会归顺少帅。”

寇仲喜道:“这正是我要拜访宋缺的原因。”

卜天志苦笑道:“问题是宋缺乃爱武多于一切的人,不巧是少帅你又以刀法名扬天下,你这么送上门去,情况极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