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忠义孤臣 第二章 助汉则楚亡(第6/10页)

刘敬听了问话,神态一如平常。他斜了秦仲海一眼,淡淡地道:“此事纯属意外,将军休得讥讽。”秦仲海当场嗤之以鼻,冷笑道:“刘老爹,你瞒得过锦衣街那帮蠢才,却瞒不过老秦的眼去啊。凭薛副总管的武功,不过是杀只大虫,焉有失手之理?打开天窗说亮话,你们……嘿嘿……你们他妈的是不是想……想……嗯……啊?”秦仲海想将“谋害皇上”四字说出,却又不敢开口,便只“嗯啊”两声混过,毕竟这事牵连太广,岂能随意言之,当下便不明说。刘敬面对森厉质问,神态却是不愠不火。他淡淡一笑,道:“秦将军,难得有缘谈心,别说这些恼人的。你静下心来,先让咱家同你说个故事,可好?”秦仲海听他面无喜怒,只轻轻巧巧地转过话头,心下暗暗敬佩:“这老太监行事沉稳,等闲不露真性。那江充虽然厉害,但与这老贼相较,火候怕也差了一截。”

刘敬见他目光凌厉,便微笑道:“怎么样?这故事将军听是不听?”秦仲海双眉一挑,冷冷地道:“公公日理万机,今日却好兴致。您要说故事,在下自然洗耳恭听。”

刘敬微微一笑,道:“你愿听便好。不过这故事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说不定你也听过了。距今三十二年前,朝廷有场御驾亲征,这事你知道么?”

秦仲海听他提起此事,忍不住心下一凛,颔首道:“这事我听柳侯爷说过。听说先皇武英帝兵败西疆,遭大臣反噬,终于死在异邦。”

刘敬笑了笑,说道:“你家侯爷说的不错,不过这只是江充的说法。”

秦仲海嘿嘿一笑,道:“听总管这么说,难不成还有别的俾宫野史传下么?”

刘敬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道:“当年御驾亲征的惨祸,牵动天下气运,几达三十年之久。余波所及,非但弄出个怒苍山来,还伤及无数英雄好汉的身家性命。说起来,不只秦霸先,便连江充、你家侯爷、我刘某人,无不大受影响。甚至一些武林人物,像是少林天绝僧、华山宁不凡、‘九州剑王’方子敬,也都深受其累。”

听得这许多人物牵扯在御驾亲征的大祸中,秦仲海心下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只凝视着刘敬,知道他一会儿所言,定与薛奴儿刺杀皇帝、琼贵妃偷人等情有关,当下正襟危坐,不敢再有轻视之意。

刘敬往他看了一眼,两人目光相遇,刘敬忽地叹了口气,道:“此事株连之大,死伤之惨,实非常人所能见。秦将军,当年便你一个小小孩童,也因而改变一生,这你晓得么?”

猛听此言,秦仲海忍不住嘿了一声,前几日那老人将他误认为秦家二少爷,已令他好生不快,此时刘敬又影射自己与秦家有关,直教他心中又恨又烦。秦仲海伸手往桌子一拍,怒道:“刘总管!你三番四次的影射秦某的身世,究竟想说些什么?老子不过姓秦,又他妈的犯了天条吗?”

刘敬听他怒喝,却只微微一笑,道:“有空去看看师父,方大侠会说个明白的。”

秦仲海听他提起方子敬,更是怒不可遏。他手按刀柄,霍地站起,喝道:“刘敬!我明白告诉你!你别以为我师父反逆出身,你便能挟制秦某人,你如意算盘可打错了!”

刘敬看了他一眼,自顾自地喝了口茶,道:“你太多疑了。我刘敬若要挟制你,方法何其之多,真会用这蠢笨的法子么?”说着森然一笑,眼神中全是奸狡。

秦仲海全身冷汗涔涔而下,立时想起刘敬的诸多厉害手段,此人若要对付自己,确有无数法门,实不必拿自己的师承来历作文章。他放脱刀柄,坐了下来,哼道:“我丑话说在前头,你若有意整我,那是找错人了。秦某给逼急了,杀人放火,无所不为,你硬来惹我,那是自找死路。”

刘敬听他说得凶狠,知道他心里暗自害怕,反而笑了笑,道:“你别生气,咱家只是要你听个故事而已,别无用意。”秦仲海嘿地一声,他按耐住性子,挥手道:“公公有话请说,有屁快放。我一会儿急着回宫。”

刘敬喝了口茶,道:“武英十五年腊月,御驾亲征惨败,前线飞鸽传书,转送军情回京。信中指证历历,言道武德侯谋害先皇,亲手将圣上杀死。此事传出,风云变色,群臣哗然,京城立即戒严。”秦仲海熟知此事,便点了点头。

刘敬又道:“听说皇帝被害,满朝文武无不骇然,秦霸先一向忠于皇上,如何无故反叛?虽说军情如此,却无人相信此说。阁揆大人立即召集六部,便要派人查证,说不定皇帝仍然好端端地在西疆,只怕有心人从中挑拨生事。”秦仲海冷笑道:“这位有心人姓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