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十面埋伏 第三章 修罗王(第6/7页)

杨肃观大惊失色:“师父!您……您要收服怒苍山?”

天绝僧微笑合十,道:“阿弥陀佛,为师此番召你回寺,便是为了这桩天地奇冤而来。盼死者往生,生者臣服,多年杀业终在你我二人手上了结。”

杨肃观瞠目结舌,呆呆的看着师父,过了良久,灵台返空照明,诧异渐去,又恢复了沉稳心机。他脑中几个念头盘转,摇头便道:“师父,据徒儿所知,怒苍众人与朝廷仇深似海,师父有何妙计,却能收降这帮豪杰?”他虽没开口反驳,但言中之意甚是明了,自对师父不感苟同。

天绝僧看了他一眼,霎时提笔挥毫,在纸上写了四行十六字,送到杨肃观面前。

杨肃观垂首近望,只见纸上明明白白写着四句偈语:

戊辰岁终,

龙皇动世,

天机犹真,

神鬼自在。

天绝僧道:“这四句话牵连天下苍生,秦霸先造反,神机洞开启、宁不凡退隐,甚至刘敬政变,莫不受这四句话引动……”说着举笔挥落,一条黑线由右上往左下落去,霎时间臂膀提起,又一条线从左上画至右下。杨肃观沿线去读,低声念道:“戊、皇、犹、在、神、机、洞、终……”他念了两遍,忍不住全身大震,颤声道:“吾皇犹在神机洞中?”

天绝僧叹了口气,道:“当年举国扑杀秦霸先,识他为天地第一大反贼,其实这人忠心意旨,一切只为武英皇帝奔走。”他沉默半晌,目中现出了悲悯:“昔年我受朝廷之邀,屡次出马与怒苍决战,却不曾知晓这些内情。直到去岁神机洞门开启,我才信了潜龙的话。”

杨肃观惊道:“潜龙?他又是谁?”

天绝僧并不回答,他微微一笑,凝视着徒儿,忽道:“肃观,你想见‘他’么?”

“‘他’……‘他’……是谁?”

杨肃观的声音不自觉地发抖,虽然这话只区区四字,却花了好大的气力才说出口。

天绝僧微笑道:“‘他’,便是朱炎,前朝的武英皇帝。”杨肃观啊的一声,往后倒退一步,砰地一声,后背已撞上了壁板。

天绝僧又道:“乱世再起,却非无解。世间唯有‘他’,方能扭转全局,令反逆再次偃旗息鼓;也只有‘他’,才能定国镇魂,令怒苍枭雄再为朝廷所用。”

他顿了顿,又道:“此人藏身达摩院的秘密,举世合你我在内,只三人知晓。此事甚为隐密,连你方丈师兄也不得而知。时机不到,万万不可外传。”

杨肃观纵然生性精明,等闲不露心情,此时听了这个秘密,冷汗涔下,呼吸更是粗重起来。他吞了口唾沫,极力遏止激动,低声说道:“师父,此间大计牵涉过大,徒儿虽然愚鲁,也知权臣手段可畏,请您务必谨慎从事。”他一字一缓,只想全力劝说。

天绝僧见他面色惨白,知道他心中另有疑虑,当下安慰道:“你别担忧,为师自有妙计。来,看那儿……”伸手出去,指向对面一处壁板。杨肃观顺指回望,赫见墙上挂着一面黄榜,上书景福宫三字。杨肃观大惊道:“师父!您……您要将‘他’交给太后?”

天绝僧颔首道:“正是如此。等太后下旨调停,定下朱炎皇太兄圣名,从此景泰解开心腹之患,必能重起仁治,朝中群小自也无所造业了。”他缓缓起身,轻拂僧袖,道:“形势底定,秦霸先心愿了结,朝廷也能以‘征西大都督’之位收揽反逆,再复秦家忠义之名。师父这番苦心,还盼你能知晓……”

“征西大都督”便是武德侯秦霸先的官职,杨肃观听得师父的话,竟是要平反秦霸先的冤案,再以爵位重赐秦仲海。杨肃观茫然张口,细细推想师父的计谋,忽地之间,想起了一事,他啊地一声,全身气力松垮,登时一跤坐倒,颤声道:“师父,不成的……不成的……他们……他们不会答应的……这会害死大家的!”他语带悲音,心急之下,彷佛已要垂泪。

天绝僧听他口中惊惶,连连叫唤,料知必有所惧。当下摇头笑道:“江充那儿莫需担忧。此次怒苍再起,五虎归山,必将重创朝廷兵马。依此天时、地利、人和,大事可为。”杨肃观双手挥舞,惊道:“不是江充,不是江充,师父,你会害死自己的……”

天绝僧一把扶起徒儿,温言慰道:“别怕,凡事有师父在啊……只要收服这帮反贼,便能为天下苍生消弭兵祸。二圣当朝,景泰知所节制,自也能成就仁君之道,何乐而不为?”

他不再劝说,左手扶着杨肃观,右手便去发动机关,口中连连安抚:“观儿,观儿……你现下跟着师父,一起去见‘他’……唯有见了‘他’,天下形势才能安定,反贼才能止灭叛心……看啊……‘他’正在等你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