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十面埋伏 第四章 渔阳鼙鼓动地来(第2/16页)

黎明将至,残星晓月,冷咧的山风吹来,备觉凄清。众人望着山下的严谨阵式,料知天色一明,江翼便要下令攻打山寨,到时便是死路一条了。止观微笑道:“秦将军,此间兄弟,多是高义之辈,便算明日便死,那也不过是求仁得仁而已,何苦之有呢?”

秦仲海苦笑两声,心道:“怒苍山是守不住了,不过好歹召回了几名弟兄,这番举事倒也不枉了。”他叹了口气,又想:“现下可得想条计策,至少让大家能够脱身,至于爹爹留下的这处山寨,只好任凭朝廷接管了。”

他细看山下布局,江翼分三面围山,东西南三方全给敌军包围,北面一路却是江翼本寨,若要正面冲撞上去,定死无疑。秦仲海细细思量,见地下有着许多绳索,却是用来捆绑干柴的,他想着想,忽地心生一计,提声便喝:“项天寿、欧阳勇何在?”

项天寿赶忙向前,听命道:“将军有何示下?”

秦仲海将绳索拾起,道:“请项堂主与欧阳兄弟率领铁剑山庄的弟子,即刻将马匹连缰串阵,阵长十列,每列十匹……”话未说完,众人已然吃惊低呼,纷纷来问:“将军要组连环马阵?”

秦仲海微微颔首,略做解释,道:“这马阵以绳索将众多马匹连起,以之进退攻守,无往不利,我昔日曾在北疆用过。眼下咱们武功高手众多,恰是施展连环马的良机,说不定能杀出一条血路!”

连环马阵,专用在平原冲锋交兵,秦仲海长年与北方蛮夷作战,自知伎俩,敌军每以连环马阵杀来,己方防守阵地便要大乱。同样的十匹马,倘若连串一气,共同冲锋,往往比分散御敌强上十倍不止。此时敌众我寡,局面大大不利,秦仲海便想了这条计策突围。

秦仲海眼望众人,微笑道:“人家呼延将军以二十四匹连环马名震千古,我们便来个百匹良驹闯江湖,看看谁高谁低!”众人虽都抱着必死决心,但人生在世,能多活一日,便有一丝希望,听得秦仲海的计谋,尽皆欢呼起来。

只是连环马阵虽然厉害,却也有些缺陷。百匹连环马一组,阵式不免庞大,调遣极为不易,尤其驾驭之人非只需精湛骑术,尚要腕力过人,方能一次驾驭数十匹快马。只是秦仲海这厢高手众多,人人腕力惊人,再加上铁剑山庄与止观弟子俱都身怀武艺,此节倒是不足为虑。

众人先前从张方蒙手下夺来数十匹马,加上寨里本就养了一些,当下从马群中挑出良好未伤的,便由欧阳勇制作器械、项天寿架缰置鞍,组为马阵。秦仲海召集余人,细说阵法,要众人记熟了号令。此阵应左实右,应右实左,停为攻,攻为停,凡事都掉转来说,更能让敌人措手不及。

日头东升,渐渐天色已明,江翼随时发兵来攻,大战已在眼前。局面险恶,别无逃命法子,唯有埋头下山,硬杀一条血路出来。项天寿取出弓箭兵刃,交予众人,各人守在阵旁,只等号令传出,便要一齐上马。

此时山上弟兄未满百人,连铁剑山庄的家丁弟子在内,总计不过七十三人,只是人数虽少,却都是当代菁英。此阵冲锋威力十足,开路、断后两者最需高手领阵。众人中以秦仲海、李铁衫二人武功最高,当下便由“火贪一刀”秦仲海当头开道,“五虎上将”李铁衫居尾断后,项天寿当左,止观居右,言二娘率陶清、欧阳勇、哈不二等人,暨止观、李铁衫弟子居中策应,何处情况危急,便即出手救援。

晨光映照,已在炎夏时分,秦仲海提声道:“诸位,今日我等下山杀敌,转进他方,来日若有良机,再行夺山回寨,各位可有异议?”众人抖擞精神,大声答应,秦仲海微笑颔首,正待下令上马,忽听一声娇叱:“且慢!”

秦仲海回过头去,说话之人正是言二娘。他微微一奇,问道:“二娘有何话说?”言二娘大声道:“秦仲海!你为什么把我放在阵式中间?你又当我是女流之辈么?”

秦仲海忙道:“没有的事,咱们四方各一主将镇守,中间需得一人策应,只有劳烦二娘……”言二娘打断他的说话,大声道:“你别说了,让我和你一块儿打头阵,你若死了,我也不要活!”说着说,眼眶已然红了。

这话一出口,等同将两人的情意当众宣出,但生死当前,言二娘想起当年小吕布的惨祸,如何放心得下?已然打定主意,倘若秦仲海有何不测,她也要一同战死,绝不再孤零零地一人活下去。

秦仲海心中感激,却也不便多言,点了点头,转而吩咐陶清:“请陶兄弟居间策应,二娘与我并肩开路。”陶清跪地答应:“将军放心,陶某虽死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