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业火魔刀 第八章 千锤百炼出深山(第5/22页)

祝康此时已收了小觑之心,铁棍向下荡落,挡住对方进击,那少年听得明白,旋即身子驴滚,双脚翻爬,压上了铁棍,跟着整个身子坐倒,以全身力道来卸祝康的兵器,跟着嘿地一声叫,拐杖运出七记飞影,直朝祝康而去。

众人大惊失色,都没料到胜负来得如此之快。祝康给对方奇招抢攻得手,正要飞身避开,忽在此时,一个身影飞下场中,大手抓出,己然揪住那少年的背心衣衫,一个用力,单手便将他提了起来。众人急看面目,来人面貌威武,身形高大,正是“漠北第一高人”下场出手!

那瞎眼少年给他抓在手上,也是惊骇无比,听他慌声道:“你是谁?我为何没听出你的脚步声?”哲尔丹冷冷一笑,掌中发力,内劲透入那少年的经脉,逼得他不能动弹,听他问了两个字出来:

“捆……论?”

那小瞎子两脚离地,给哲尔丹抓在手里,兀自骂不绝口,听他怒道:“放开我!放开我!”

哲尔丹微微一笑,倒也不欺侮他,只稳稳将他放落地下。那瞎子蹲地喘歇,忽然一个弹跳,直直向后滚出,口中高喝道:“扯风啦!大家快走!”几名孩子高声叫喊,霎时逃得一个不剩,满地香烛鱼肉不及收拾,兀自散置地下。

哲尔丹说话不清不楚,旁人都是不得其解,可此人稳重果决,言必有中,这两字定有深意。宋通明问向那弟子:“你师父在说些什么?他想捆啥?”那弟子也是一脸茫然,只摇了摇头,料来蒙古话里也没这两个字。

傅元影早在打量那少年的武功,当下走向哲尔丹,二人交头接耳,低声议论。傅元影虽不曾正式习说蒙语,但蒙古统治中国长达九十余载,当时仕绅仍有不少精通之人。傅元影年岁稍长,自也耳濡目染,日常会话也能应对几句。

过得半晌,傅元影与哲尔丹谈说已毕,众人迎上细问,都想探知那孩子的来历。祝康惊魂甫定,问向傅元影:“刚才那是什么招式,可与你们华山有关?”

肥秤怪抢答了,说道:“不是,决计不是,这剑纯以手腕使力,与我们华山武功大不相同。”

当年双怪悟心太差,练剑不成,本门师父便为他们打造一对奇门兵刃,盼能以器械之利,补其灵动不足,尽管如此,仍要他们练心不练力。方才那少年纯以手腕使动锐利剑招,确非华山本门心法。

娟儿想起那“捆论”,忙问道:“那刚才哲尔丹先生喊得又是什么意思?傅师傅问出来了么?”

傅元影颔首道:“他说得是昆仑。”

众人大惊失色,无不议论纷纷。“昆仑剑出血汪洋,千里直驱黄河黄”,这套前朝第一狠辣的剑法早已失传,昆仑全派更已烟消云散,岂知竟在这少年手下重现江湖?祝康惊道:“你说他是昆仑山的人?”

傅元影道:“剑神门徒中宫直进,剑是恨之剑,道是怒之道,单练绝招,不练虚招,与我们华山剑法恰恰相反。那孩子的剑招行走偏锋,倒与昆仑门人有几分相似。”

肥秤怪喃喃地道:“可卓凌昭老早便死了,那孩子不过十来岁少年,怎可能是昆仑门人?”

傅元影如何知道,自是耸肩摇头。余人满心疑窦,听那算盘怪大喊大嚷,喝道:“什么剑神屁神,反正都是咱们宁师侄的手下败将,不管他了!咱们先办自个儿的事!下回遇到那小鬼,老子决计打拦他的门牙!”

此行本就是为宁不凡而来,众人不再多想,当下各自探看地形。瀑布顶端杳无人烟,一望即知,琼芳拿起远筒,拼命去看两岸。寒风冷水,那向导早己缩回车内,众人立于水瀑之旁已达一个时辰,虽说多练内功,少有风寒,但寒气阵阵侵袭,自是有害无益。眼见此地确实无人,当下便鸣金收兵,要待明日再去下游寻找。

这一打道回府,却再也没有分毫讯息。众人兵分多路,可上游不见踪迹,下游也不见影踪。访问土人,多听了好些乡野奇谭,连何处闹恶鬼、何处有凶宅都听说了,偏偏亲眼看了,却是风马牛不相及。“天下第一”缈如黄鹤。傅元影想起那日见到的瞎眼孩子,料知其中必有古怪,这几日便四下寻访,要把话问个明白。

只是人生地不熟,连着几日下来,非但找不到宁不凡,连那瞎眼少年也无消息。这日到了正午,傅元影百般无奈,料知师兄不在贵阳,便率着官差收拾行李,预定转到遵义探访。

找不到宁不凡,索性便来苦中作乐。各人难得有了一日空间,各自抓紧时光,入城游览。琼芳感激漠北宗师南下随扈,更打算午时宴请哲尔丹师徒,聊表谢意。

少阁主出门,“崆峒三棍杰”忠职守卫,自然如影相随,娟儿不想独坐空房,便也相伴相陪。九华女掌门前脚一出,抚远两少主后脚便到。华山双怪见这三个青年男女出门,必有乐子可寻,登也闻风而至,一时之间,哲尔丹师徒在前走着,背后男女老幼整整列了一大队,足达十一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