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天之正道 第五章 怒者道之勤(第3/10页)

故事讲到了紧要关头,碉堡外脚步杂杳,那位赵教头终于赶来了。传令来来去去!想来随时都要动手,陆孤瞻面无容情,只举起手来,示意众人把故事听完。

“童言无忌,却也说出了心里话。天下安定了,却为何还要供养这不事耕作的家伙?大家越想越迷惑,想起自己年年要向这人磕头叩拜,心中更是不平。于是第一声附和响起,有人呼喊道:‘是啊!太没道理了,坐享其成的家伙,不就是土匪吗?’孩子急了,老婆气了,第二声,第三声,声声附和有如排山倒海,逼得长老们噤默难言,面对发怒的百姓,他们真不知该怎么解释,毕竟野兽已经给捕杀了啊!

“英雄被捕了,罪名是不用他了。人间不需要那么强的东西,大家都吃饱了。”

众人听得故事如此进展,不由微微一惊。陆孤瞻凝视堂下众将,静声又道:“宰杀了北海蛟龙,砍烂了南山猛虎,人间最后一害也被缚入刑场。英雄被处死了,他的妻子裸体示众,他自己则被剥皮分尸,扔到异乡大树下,永世不得返回故土……”

悲戚的故事,让人禁不住想哭。碉堡外的兵卒受了感应,无不哽咽啜泣。堂内众将能高升到校尉,多半铁石心肠。一名将领嘴泛狞笑,起身便道:“姓陆的,屁放完了么?”陆孤瞻闭上双眼,摇头道:“别急,故事还没完……因为……

“英雄的儿子回来了……”

一众武将闻言吃惊,莫不抬起头来。

“不同于惨死的父亲,他不再逞英雄。他带着百万饿鬼过境,即将昭告世人,他是魔。”

魔字一出,堂上众人俱有不安之意。陆孤瞻凝视众人,静静又道:“魔者也,天下孕生之物。人们既然舍弃了第一个英雄,破弃他所信仰的道。他的儿子就不会再走父亲的老路。不做傻子的他,和百姓一样精明厉害……不过他和凡人有点不同,他是英雄,他有父亲传下的智与勇……”故事说完了!众人面面相觑,心下俱有寒意。陆孤瞻望向堂下众将,总结道:“由是乎,人间就成了今日的模样,战火四起,万民凉薄,危害天下苍生的不再是狮子老虎,而是我们自己。自今而后,人间起了大杀戮,连神佛也无法收拾了。”

猛听一名将领喝道:“他妈的陆孤瞻!你究竟想放什么屁,明白说吧!”

陆孤瞻摇了摇头,淡然便道:“本朝第一个英雄,便是秦霸先。他是仁义使徒,也是忠勇烈士,可他所笃信的志业却遭天下人破弃,终让他惨败于神鬼亭,死法极惨极冤。”说到此处,一双神眼森然吊起,瞪视着满堂将领。

众人哑口无言,全都懂了。秦霸先若是第一个英雄,那第二个英雄不就是……想起那西北七十万叛军之首,天下罪人共主,众人面色一变,全数安静下来。

“霸先公一意孤行,致为奸人所趁,固然死不足惜……但他因仁义而死,那就不再是一家一姓的小事了。”陆孤瞻叹了回气,幽幽又道:“试想行仁义者受天罚,还有谁愿成仁尽义?非只秦仲海见到了父亲的死,连那江充、刘敬、柳昂天、卓凌昭、杨肃观、伍定远……天下每一位英雄豪杰都亲睹了傻子的下场。诸位,你若也是英雄,你会怎么做?”

此言一出,堂下噤若寒蝉,竟无一人回话。陆孤瞻长叹起身,他目向上苍,轻声道:“当年霸先公死于神鬼亭时,天下便已注定了这个面貌。如今大贤已死,正道已崩,当普天下人人信奉强生弱死的那一刻,我佛必会呼应大家的期盼,诞下一位最后的强者,过来收拾我们每个人。”说到此处,须发俱张,泪水滚滚而下,悲声道:

“诸君!这场谁都逃不掉的劫难,就是轮回道上的罪与罚啊!”

※※※

大道破灭之后,天下必有大灾。孔丘言仁,却为春秋诸侯所共弃。当那些骄狂君主逐出仁者之日,何尝晓得战国之火正悄悄烧入门来?而不耻言仁的他们又何尝能够想见,那苦口婆心的孔老疯子或已亲眼预知:最后强者始皇的崛起之日已在眼前?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大儒已死,人间不怜弱小,所以战国君王尽残暴。只因强生弱死,物竞天择,所以全天下最嗜血的始皇得以脱颖而出,从容杀戮六国每个后人、每个输家……自此九州化炼狱,全天下连同始皇在内,一同领受那轮回道场的“罪与罚”。

“罪与罚”,便才智高绝如赢政,下令屠杀儒生的那一刻,不啻也谋杀了自己的满门。儒生奉信仁义,却得惨死以报。忠义如此下场,后世遂无一人舍身护道,满朝更无一字仗义之言,致令日后赵高嚣张狂妄,指鹿为马,而举国噤默以对,终使子婴受虐,大秦十五年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