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天之正道 第八章 自愿的逃犯(第6/10页)

这趟南下贵州,一切全为了寻访宁不凡的下落,好容易几经波折,终于带回了一个绝代高手,岂料最后还是让这人跑得不见踪影,落得空手而回的下场?想到悲伤处,自是哭得梨花春带雨,这回却是真哭了。

正哭得凄惨间,回眸街角一隅,惊见灯火阑珊下寒影偻身而过,不是卢云的背影是谁!

断落的丝线再次衔接起来,琼芳如中雷击,慌忙追上前去,纵声喊道:“卢哥哥,你别走啊!”叫声一出,背影如受风吹,飘得更加快了,转眼便要绕过街口,再也追赶不上。琼芳自知轻功远远不及此人,当即停下脚步,双手握拳,尖叫道:“正道!就是做对的事!”

往日志向呼唤,果然街中那个寒影立足不动,跟着回眸过来,凝视着急奔而来的琼芳。

昨夜与裴邺一场对答,卢云亲口道出这两句话之时,泪滚霜腮,当真是无尽苍茫。琼芳大受感动之余,从此牢记心头。此刻情急下破口而出,果然收得奇效。

琼芳跑得气喘吁吁,也是怕大水怪退隐了,双臂抢先撑开,拦住了道路。大喊道.“卢哥哥!不许走!你必须留下来!”卢云摇了摇头,反问道:“留下来?为了什么?”

琼芳抓住他的臂膀,大声道:“卢哥哥!天下百姓受苦受难,朝廷和怒苍打得难分难解,这些你都是亲眼见到的!你必须留下来!你要帮助我们,帮助天下人!”

卢云肩挑面担,驮着背、沉着脸,只在遥望满街人潮,瞧他面少欢容,好似心事重重。琼芳怕他忽然逃跑,一时只拼命拉着他。过得半晌,卢云忽地叹了口气,低声道:“琼姑娘,天下人真要我帮么?”

卢云身为儒生,年轻时的志向正是万世万民,此时年过不惑,居然说出这么一句话来?琼芳惊惶疑惑,尖叫道:“当然要帮!因为你是孔门儒生!你的天职便是为国为民,便是去爱天下人!你当然要帮他们!”

卢云仰望雪夜蒙天,牵动了嘴角苦纹,听他幽幽地道:“琼姑娘,天下人人等高,无论男女老幼,每个人生来都有一柄剑,无论是皇帝还是乞儿,除非自己甘心弃剑顺从,否则谁能左右他们的命运?”琼芳喃喃地道:“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卢云眯起了眼,黯然道:“濯缨濯足,皆由自取……方今世道如此,未尝不是大家心中所愿?何须谁来痛心疾首,谁来大声疾呼?”听得卢状元如此颓废,琼芳已是呆傻了,她不惜夤夜来找这个人,正是因为那句“正道”,岂料卢哥哥变成这个模样?眼看小姑娘眼眶红了,随时都会哭。卢云低下头去,轻抚她的面颊,柔声道:“琼姑娘,卢某离乡一十三载,功名有了,官做了,命也丢了。浮生若梦,但愿后半生能爱该爱的人,去做该做的事,这是我最后一点心愿,盼你体谅。”

琼芳心中发冷,若非亲耳听闻这些话,当真打死也不信。她扑入卢云怀里,用力打着他,哭道:“假儒生!骗子!只顾自己好,不顾别人死活,自私自利,什么做对的事情,全都是假的!骗的!”

诚哉斯言,此际卢云早非弱小,以武功而论,他内外精修,武功大成,说来江湖上并无几个对手。谁知他心有千千结,在在难解,终于让他形销骨立,宛若废人。琼芳说他不顾天下人死活,倒也不算说错了。

琼芳趴在卢云的怀中,只是又哭又骂,悲愤无已,卢云却也没推开她。他遥望满街人潮,回思多年来的际遇起伏,心中自是感慨无限。

没人懂的,在很久很久以前,他的最后一役就已经结束了。在那笃信的志业崩毁之时,他的长剑早已断折,他的火焰也己熄灭,如今面对失望的人间,他不过是个过客而已。

也不知过了多久,卢云始终默默无言。他听琼芳哭得凄惨,只趴在怀里不肯走,卢云本性并非冷漠之人,眼见小姑娘神情若此,不由略起怜意。他轻抚琼芳的发稍,柔声道:“琼姑娘,这十年下来,我心里一直有个疑惑,始终无法解答。如果你能为我解开,也许我还能替你做点事。”琼芳心中生出希望,急忙抬起头来,拼命颔首:“行!你想问什么难题,全都随你!”她不知卢云要出什么怪题目下来,正慌张忖量间,却见卢云举起手来,遥指街中的腊肉铺,低声道:“瞧那儿。”

时在午夜,夜市喧腾,闹街上挤满了百姓。琼芳顺着卢云的指端去望,只见一名少年伏在腊肉摊旁,年约弱冠,看他鬼鬼祟祟,正将几条腊肉藏入怀中,却是在偷东西。那店铺主人忙着招呼客人,竟是不觉不察。琼芳向来嫉恶如仇,路见不平,便要高呼示警。哪知卢云伸手拦住,摇头道:“琼姑娘,在你呼喊之前,卢云想请你回答一事,什么是你心中‘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