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卷 王者之上 第九章 彩云追月(第5/8页)

顾倩兮微笑道:“这儿所有的蜜果茶水,全是我自己做的。”琼芳惊叹道:“原来是顾姊姊做的?真是太了下起了。”一时大力吹捧,极力奉承,登把顾倩兮捧成了天下第一果子王。

顾倩兮见她爱吃自己的果子,心下更喜,便道:“我是扬州人,咱们扬州梅誉享京城,干、泡、腌、酱,诸法无一不全。你要不要学一学?”当下便要取出秘笈,殷勤来教。琼芳乱拍马屁,这会儿便惹祸上身了,忙道:“我……我手脚好笨的,改日再学吧。”

顾倩兮秀眉微蹙,好似有些遗憾了,便道:“也罢,我这儿另有些凉果、凉糕,你一样一样试吧,至少学着品尝。”说着取起竹签,捡了一只梅子,便望琼芳嘴里送去。

琼芳肚子饱了,其实不想吃,可看顾倩兮如此殷切,只得张开小嘴,任她喂了。

梅子上覆糖霜,入口之后,但觉甜而不腻,赢得满嘴清爽。琼芳笑赞道:“这是什么果子,这般好吃?”说着取起竹签,便要再尝一口。顾倩兮摇头阻拦,道:“这梅子叫做‘名士果’,只能浅尝,切忌多吃。”琼芳讶道:“名士果?听来有趣得紧,让我再咬个一咬。”说着便望嘴里扔了一枚,喀喳喳地吃着。

琼芳嚼了嚼,忽然咦了一声,说也奇怪,这梅子初尝清香甜美,再吃便平淡无奇,颇有嚼蜡之感。她睁眼望着顾倩兮,道:“这‘名士果’好怪啊,可有什么来历么?”顾倩兮微笑道:“我年轻时办过一个文坊,名叫‘书林斋’,妹子听说过么?”琼芳不知她为何提起这段往事,赶忙颔首道:“当然听过了,两代朝议书林斋,专论天下不平事,那是如雷贯耳了。”

顾倩兮听她满口奉承,不由笑道:“你过奖了。不过为了这个书斋,我倒是结识了京城里许多风流才子,这些人全部是当朝名士,一个个都能吟诗作赋,我做这果子,便是来纪念这帮文人。”

琼芳见她嘴角带着一抹笑,心中便想:“这些人既然是骚人雅士,定有不少爱慕她。”

只听顾倩兮幽幽述说往事,道:“当时我以一介女流开办书斋,自也有不少力不从心之处。我与这些文人结交,他们也待我极好。得知我的难处之后,莫不细细剖析局面,洋洋洒洒,头头是道。可临到印书干活之时,却又一个个无病呻吟,比我的气力还小。所以我说哪……”她挑起了一枚名士果,自望嘴里一送,笑道:“仅可远观轻尝,不可近玩细嚼,此乃名士之风也。”二女面面相觑,忍不住同声大笑。

琼芳笑得泪水进出,她举袖擦抹,又道:“那……那杨大人又是什么?你可曾做果子来比方他?”顾倩兮笑而不答,只斟上了热茶,递了过去。

琼芳砸了一口茶水,险些吐了出来,下禁皱眉道:“这茶好淡,怎没半点味道?”顾倩兮道:“这是麦草梗煮的茶水,无香无味,称作镜花茶。”

琼芳蹙眉不语,她自来喝笼井、普洱、铁观音、碧罗春,却没喝过这白水似的麦茶,正纳闷间,顾倩兮又取了一颗名士果,道:“来,你先吃颗悔子,之后再喝茶,便得其中三昧。”

琼芳嚼着名士果,只感甜腻难吃,可碍在顾倩兮的面子上,却不便公然吐出,只得速速举起茶咕嘟一声。茶水入口,琼芳却咦了一声,只觉入喉而来的不再是平淡无奇的白水,反而苦中带香,调和了嘴里的甜腻。琼芳极为惊奇,忙道:“变苦了?这是怎么回事?”顾倩兮解释道:“这是因为你先前吃了甜,嘴中还有油腻,给这麦茶水一调和,便能得出苦中香。”

琼芳啊了一声,颔首道:“难怪有个‘镜’字,原来可以照人呢。”她见顾倩兮含笑望着自己,忽地醒悟道:“等等,莫非这茶水就是……就是杨大人么?”

顾倩兮见她悟性甚高:心下颇喜,含笑道:“要拿这茶水比拟外子,那也有几分相似。你要吃了苦,它便给你甜,你要嘴里咸,它便淡似水,总之你要什么,它便能照出什么,好似一面镜子,再灵验也不过了。”

琼芳听着听着,心下暗忖:“看来她对老公很是敬服。”想到了卢云,不由微微一笑,便道:“顾姊姊,杨大人在你心里头,可也像是面镜子么?”

唐太宗以魏征为镜,传为千古佳话,顾倩兮若以夫君为镜,却是个什么景况?琼芳含笑等待,却见顾倩兮秀目低垂,道:“妹子,镜子里的幻影,是给外人看的。”琼芳微微一奇,道:“给外人看的?这……这是什么意思?”

顾倩兮悠悠地道:“我的丈夫文武全才,仪表出众。不同的人瞧他,便会瞧到不同样貌。心里存着惧怕的人,自然而然会察觉到他的威严,心中带着仇恨的人,必会察觉他冷酷无情的一面,可对那些敬爱他的人,眼里又会见到了大罗金仙,总之他八面玲珑,没一个面貌是真,也没一个面目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