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卷 保卫京城 第三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3/16页)

元易叹道:“老实说吧,这孩子是怎么练成纯阳功的,其实我也不知情。”

众人讶道:“怎会如此?你不是他的师傅么?”元易叹了口气,朝徒儿招了招手,道:“枫儿,前辈们都在问我,你是怎么和纯阳功结缘的?”

“徒儿也不晓得。”

郁丹枫双手抱胸,后背靠墙,淡然道:“总之看过经文后,自己就会了。”

“什么?”海川子颤声道:“你……你是无师自通的?”郁丹枫没说话了,只管俊眉斜挺,负手望天,气宇极显孤高。众人见了这副模样,心下更感骇然,一时之间,人人都想起当年那个震动天下的名号:“剑神”卓凌昭。

自从宁不凡退隐,卓凌昭仙逝,正教武林着实沉寂了好一阵子。如今英雄出少年,又来了一个武学天才,人人相顾忌惮,均知武当门派复兴在即,“天下第一”之号,恐怕也在不远了。

宋公迈冷眼旁观,忽道:“小兄弟,你是湖北人,是么?”郁丹枫淡然道:“是又如何?你不服气么?”少年人说话专从鼻孔出来,难听之至,宋公迈却也没动气,只静静问道:“你和湖北的颜家的颜四爷如何称呼?”郁丹枫身子微微一震,目光便向师傅转去。元易咳了一声,道:“前辈何出此问?可是认得这孩子的家长么?”宋公迈摇头道:“你别担心。颜家是当今湖北武林世家,门中多有英杰。我听这孩子是湖北人,忍不住便多问两句。”

元易见他并无恶意,便松了口气,道:“宋爵爷所料不错。这孩子的母亲姓颜,正是颜惟藩老先生的掌上明珠。说来咱们枫儿家学渊源,正是颜四爷的外孙。”

宋公迈道:“如此说来,颜惟真便是他的姑婆了?”元易低头咳了几声,道:“没错。”

宋公迈欲言又止,元易也隐带不安,似有难言之隐。余下众人则是心下纳闷,一不解颜惟真是谁,二也不知这家人与“纯阳功”有何渊源,一时都在交头贴耳,打探内情。

没人晓得的,这“颜惟真”的丈夫其实也是武当弟子,这郁丹枫之所以与“纯阳功”结缘,说来正是这位姑婆的功劳。

郁丹枫早年丧父,随母亲寄居湖北娘家,其后在外公的安排下,便投上了武当学艺。只是这孩子资质平庸,生性又是狂妄自大,偏偏学武又极不用心,是以入门以来始终庸庸碌碌,除了长相比常人体面些,并无过人之处。谁晓得四年前他返乡探亲,替母亲收拾一个旧房间,无意间竟从床下翻出了大批书信,署名“元冲”,全是写给一个名叫“颜惟真”的女子的。

这“颜惟真”按资排辈,其实便是郁丹枫外公的三姐,算是他的姑婆,据说很年轻时就死了。当时郁丹枫也没多想什么,反正乡居无聊,见到三姑六婆的裹脚布,便也拿来胡乱翻阅,打算消遣时光。只是瞧来瞧去,信文实在无聊,都是那个叫“元冲”的无病呻吟,有时写他在武当山居的点点滴滴,有时又不忘对姑婆嘘寒问暖,要不提醒她天寒时记得添衣,要不便劝她吃药进补之类,总之满纸废话,鸡毛蒜皮,让人气闷无比。

郁丹枫是少年人,对三姑六婆之事毫无敬意。他见这批书信乏善可陈,本想将之扔弃,谁晓得翻到了第三封信,却在内文里瞧见“内丹”、“泥丸”等字样,他吃惊之余,这才定神细读,方知这个“元冲”受掌门之命,正在起练一套极艰涩的功夫。看他好似烦恼之至,便在每封信里记载了许多练功疑难,似要对姑婆诉苦,可这人也真聪明,每每翻到下一封,他便又找到了破解之法。如此周而复始,整整翻到了第十四封信,赫然便现出了“纯阳功”三字。

郁丹枫一见“纯阳功”的大名,登时惊疑不定,自知这是道家第一神功,方今武当的“太和功”、“太极功”、“松鹤心经”等等,莫不是从“纯阳功”脱胎换骨而来。他知道这批书信非比寻常,便将之藏起,悄悄带回武当,其后更大胆禀明师尊,说自己有意来练“纯阳功”。

武当教徒弟是有顺序的,入门弟子先练基本功。约莫五年后,方能起练“松鹤心经”。待到炉火纯青了,便可循序渐进,另择“太极”“太乙”“天伤”等内丹玄功来练,这一关少说得耗时三十年。倘能练到功德圆满,已算万中无一的高手了,自也能起练武当真武观的护教神功:“太和功”。

“太和功”是没有止境的,上品,中品,下品,每品都要耗上二十年。至于高过“太和功”的武功,则是百年来没人见过的“纯阳功”。想这郁丹枫什么都不会,入门不过三年,却妄想来练“纯阳功”。元易听说之后,便将他重重责打一顿,要他学着本分。可郁丹枫并不死心,竟然半夜里溜到了紫霄洞中,找到“纯阳功”的石刻,自行修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