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卷 兵临城下 第三章 两颗石头飞上天(第5/7页)

“第一回杀人,我不过十六岁。”神秘人面带微笑,他嚼着肉馄饨,一边擦抹嘴上汤汁,含浑说道:“此后咱杀人如麻,有时一天杀三个,有时三月杀一个。总之咱杀过的人,不计其数。三十六年前后算来,至少上千人。”

对座鼠辈缩头垂手,不敢稍动。神秘人笑了笑,两张嘴皮上下开合,发出了好吃的声响,又道:“正因我杀人如麻,与我相熟的亲友故旧,没有不怕着我的,街坊乡里邻居,没有不躲着我的……你想,似我这般凶残之人,一到夜半无人之时,必当战栗恐惧,难以自已,对吧?”

爱人者人恒爱之,至于杀人者,想必人人得而诛之。对座男子怕得没命了,浑身颤抖中,脑袋上下晃荡,看来有些像是点头。

“错!”神秘人重重一掌拍在桌上,吓得对座男子双脚一蹬,高高弹起。神秘人伸出手去,捏了捏鼠辈的面颊,冷笑道:“大大错了。告诉你吧,咱生平杀人虽多,却总觉得心安理得。即便夜半鬼敲门,我也照样蒙头大睡,毫无惧怕。你可知为什么?”

对座男子颤抖害怕,什么都不知道了。那神秘人嘿嘿一笑,他转过身去,捧起了厚厚一大迭卷宗,淡然道:“答案再容易也不过了,因为我这辈子杀的人,全都是……”

“坏人!”

砰地一声,古旧卷宗摔到了桌上,现出了卷宗上的“刑部”二字。神秘人捋起衣袖,露出两条粗壮臂膀,他翻开其中一本卷宗,读道:“景泰五年,南华城郊,发觉了一具女尸,这女子年仅二十来岁,衣衫不整,颈有勒痕,疑似让人奸杀了。”

啊地一声,对座传来低声惊呼。神秘人又道:“这女人姓郭,闺名金花,她死后不久,这案子便给压了下来,始终没破。可怜她的五个孩子便成了孤儿,流落街头。”

烛光映来,神秘人的臂膀刻着刀痕,见是“郭金花”三字,疤肉外突,形样可怖。对座男子牙关喀喀颤抖,已然猜到了几分内情。

“几年过去,这桩案子便让人淡忘了,衙门上下也不理不睬,不过天下苍生里,还有个人永志不忘……你可知他是谁?”神秘人喝着肉汤,神情豪迈,对面鼠辈颤声道:“是……是你么……”

“嘿嘿嘿嘿嘿……”神秘人双手抱胸,裂嘴而笑:“为了替母亲报仇,那孩子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成了一名官差。十年过去,他蒙赵尚书青睐,总算坐上刑部第四把交椅,专责狱中问案。然则不管他怎么努力、怎生费心,去年直隶省境里,还是有七十八件……”

砰地一声,神秘人奋力朝桌上卷宗一拍,森然道:“命案。”

室内烧了大火炉,神秘人满面汗水,渐渐从眼角流下,望来宛如两行清泪。他擦了擦脸,又道:“七十八件命案,意思就是有七十八个孩子流落街头,对不?”

板桌上的卷宗高高迭起,望来小山也似。对座男子默默垂首,难以作声。那神秘人淡然又道:“这些歹徒犯案时,绝不会想到对方也有家人,或便他们想到了,却也蛮不在乎。更可恨者,每回抓到他们之后,这些人叫得比谁都大声,好冤、好屈、好可怜,却没人听见苦主的哭声,你说……这荒唐么?”

对座男子眼中含泪,点了点头。那神秘人笑了笑,手持火钳,朝着一只大炭炉里拨了拨,轻声道:“告诉你吧,抢案窃案、命案凶案,其中最让我深恶痛觉的,便是奸案。我常在想,要是让我抓到了这帮贼子,我该怎么做?是要奉公守法,放这贼人好吃好睡呢……还是用火钳烫烂他的脸,让他尝尝生不如死的滋味?”

火星飞出,黑炭翻转,窜出了火烈红焰。对座歹徒双手惊摇,大哭大喊:“不要!不要!”

“不要?”神秘人嘿嘿冷笑,说道:“说这话不嫌晚了么?你当初强奸那些妇女时,她们何尝没叫过这两个字?你那时怎不停下手来啊?啊?啊!”

“不要……不要……”火钳逼近面颊,歹徒竟尔放声大哭起来。神秘人嘿嘿狞笑:“哭吧、叫吧,想想你当初是怎么折磨那帮女子的啊?哈哈!哈哈!折腾你们这批畜生,我怎么也不嫌累……知道么?王……王……”他低下头去,瞧着卷宗上嫌犯的名字,低声念道:“一通。”

嘶地轻响,铁钳向前烫出,霎时传出一股焦味,有东西烧烂了。

“救命啊!饶命啊!我什么都不知道啊!”听得歹徒凄厉哭嚎,中气颇为健旺。神秘人不觉咦了一声,缓缓抬起头来,这才发觉铁钳差以分毫,仅仅从贼匪脸旁擦过,烧卷了鬓角,不曾烫烧此人的面颊。

“运气不坏啊。”神秘人嘿嘿冷笑,道:“似你这般斯文败类,我是见得多了。你老实说吧,西华门、安定门、永定河畔的三宗奸案,是不是你干的?”歹徒哭泣哀号,拼命乞求:“不是我、不是我。”那神秘人淡然道:“不是你?既然不是你,又何必怕成这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