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卷 兵临城下 第八章 父子(第6/26页)

酒过三巡,场面慢慢热络起来了,妇女们领着孩子,轮番来主桌敬酒致意,淑琴、淑怡虽不会喝酒,却也端了茶杯上来,不忘找二表哥撒上几句娇。那杨绍奇忙里忙外,正不亦乐乎间,忽听一人道:“叔叔,我也敬你一杯吧。”回眸一看,这回却是阿秀端着酒杯来了。

杨绍奇嘿了一声,道:“你娘不许你喝酒,怎又来了?”阿秀缠道:“让我喝一杯嘛。”

咕嘟一声,自行喝了个精光,不忘学了土匪的模样,笑道:“痛快!痛快!”正要溜回座位,却听大舅冷冷地道:“小子,眼里只有你叔叔,没有你舅公啊?过来敬我一杯!”

那大舅有些醉了,似要借机寻事,阿秀却不以为意。他早想找机会喝酒,最好醉得不醒人事,那就不必上学了,忙斟上满满一大杯,笑道:“来,敬大舅公。”双手举杯,仰头喝干了。

眼看阿秀喝酒爽气,那大舅却又不顺眼了,嗤地一声,训道:“年纪轻轻,这般贪杯?不怕长大成了醉鬼么?”阿秀哼道:“你少来骂人。人家已经喝了,你还没喝。”说着走了过来,检查杯内,惊道:“这是茶,不是酒。”戟指喝骂:“你欺侮小孩。”

众人哄堂大笑,二舅提了满满一壶酒过来,硬要那大舅喝干,竟也跟着起哄了。

阿秀便是这性子,逢得热闹场合,总能逗得大人们笑逐颜开。再看他酒量颇佳,敬过了大舅公,又敬二舅公,依序以下,连尽数杯,兀自精神奕奕。琼芳笑道:“喝慢些,小心醉了。”阿秀道:“放心,我和叔叔不一样,不会酒后乱性的。”这话一说,众人更是捧腹大笑,杨绍奇则是一脸尴尬:“小孩儿胡言乱语,别信他。”

阿秀好高兴,觉得大家都爱他。他一路端着酒杯,来到徐王夫妇面前,众人不约而同静了下来,心里有些紧张,却听阿秀道:“王爷姨丈,万岁头上加百岁,那是什么?”徐王愕然道:“什么?”阿秀笑道:“那是你呀!等你儿子当了万岁爷,你不就是万岁再加一百岁吗?”

徐王张大了嘴,正要抚掌大笑,待想起琼芳还在身旁,却又不敢作声。琼芳道:“没事,童言无忌,童言无忌!”众人放下心来,齐声笑道:“好啊!好个万岁再加一百岁!真讨喜啊!”哈哈笑声中,正要一同举杯,却听一人冷冷地道:“放肆。”

众人应声转头,说话之人正是淑宁,只见她望着碧幽幽的茶水,脸色也如茶汤般阴鸷。徐王低声问道:“又怎么啦?”淑宁森然道:“没大没小,全无家教。”

徐王低声道:“你又来了,我是他的姨父,又不是外人……”淑宁冷冷地道:“什么姨父?明明是来历不明的东西,说得跟真的一样。”

这话一说,堂上众人脸色均甚难看。杨绍奇面有愠色,道:“阿秀,过来叔叔这儿。”

阿秀低着头、驮着背,紧挨叔叔站着。杨绍奇抚着他的背心,安慰道:“阿秀,别听外人说,你是你娘的孩子,就是咱们杨家的孩子,知道么?”阿秀低头垂手,点了点头,眼眶却已经红了。

琼芳越听越不对劲儿,陡然间想起了一事:“不对,顾姊姊嫁给杨大人不过四年,阿秀却快有十岁了,难道……难道阿秀是卢云的……”霎时惊疑不定,细目去望阿秀的五官,却与卢云半点不似,满心好奇间,便只静观其变。

花厅阴风惨惨,宾客默不作声。那淑宁话说得重了,宴席已有些狼狈,几名舅舅打起了圆场,干笑道:“元宵还没过完呢,吵吵闹闹干什么?喝酒,喝酒。”捡了些无关紧要的事儿来说,杨绍奇一脸不豫,已是无心相陪,可此时若要阿秀下桌,不免更着痕迹,当下拉开椅子,让阿秀坐在顾倩兮的位子上,替他盛了满满一碗热汤,温言道:“喝汤,一会儿叔叔送你去上学。”

那阿秀坐在叔叔身边,右手侧却坐了一名男童,却是徐王次子载信。那男童吃着笋子肉,暗暗打量阿秀,忽地凑头过来,低声道:“喂,我听二姨妈说,你小时候常吃豆浆,对么?”

这话声说大不大,说小又不悄,偏能让满桌大人听个正着。琼芳心下一凛:“好啊,又冲着顾姊姊来了。”她偷眼看向阿秀,却只端着汤碗,并无答腔之意。转看同桌大人,一个个装聋作哑,彼此间却是眉来眼去,嘴角全都含着笑。

顾倩兮早年抛头露面,曾以卖浆维生,只没想这帮亲戚会以此羞辱嘲讽。琼芳心下不满,待想出面说话,杨绍奇却向她连使眼色,要她别趟这个混水。

眼见阿秀毫无理睬之意,那载信却不气馁,便又附耳过来,低声道:“喂,我还听人家说过,好像你娘煮的豆浆老少咸宜,一碗一文钱,价钱挺贱的,是不是啊?”此言一出,阿秀深深吸了口气,双肩微微颤动,似想说些什么。杨绍奇把自己的调羹递了过去,静静地道:“阿秀喝汤,给你娘挣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