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卷 兵临城下 第九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第5/26页)

城门下火光四溅,一方要将顾倩兮、琼芳抓下车来,一方则要保着她俩出城,双方正面开战,谁也不让谁。只是这场打斗毫无来由,要说是琼芳傲慢弄权,犯下大错,不如说是“镇国铁卫”托大自负,遇上了疯狗也似的熊俊,双方一再错判形势,终致于大肆械斗。只不知“威伍文杨”接到消息,却要如何收拾善后了。

那勤王军愣在当场,一来插不上手,二来也不知该帮谁,便远远避了开来。百姓们倒是高声喝采,当成好戏来看。那熊俊甚是悍勇,抄起了单刀,使得疯虎出柙也似。只是黑衣人个个武功精强,实在拾掇不下,霎时拉长了嗓音,喊道:“全军……散开,预备……牛弩……”

牛弩重达百斤,一发便能将马车射翻在地。老家丁厉声道:“琼小姐!快上去前座!快!”事已至此,投降也是无用,琼芳晓得机不可失,便跳上驾座,从车夫手里抢过缰绳,大喊道:“让开!前头让开!”

“杀啊!”、“挡住他们!”、“把这雌儿拖下来!”操爹干娘的骂声中,可怜琼芳位在前座,彷佛众矢之的,几次刀枪斩来,虽有黑衣人为她挡架,仍不免险象环生。她又惊又怕,频频抽动马鞭,喊道:“快跑啊!”

两匹白马吃痛狂奔,百名将士扑前阻挡,数十黑衣人也一涌而上,漫天漫地全是白晃晃的兵刃,彷佛坠入了刀山剑海。琼芳吓得花容失色,捂面惨叫:“救命啊!”

叮叮当当之声不绝于耳,身旁清脆连声,似有一面大盾牌罩住了自己,琼芳却什么都不知道了,只管闭眼尖叫,拼死抽动马鞭,就怕马儿逃得不够快。但听蹄声轰然,上下颠拨不止,似已冲出城门,琼芳却还是掩面尖叫,怎么也不敢睁眼来看。

也不知过了多久,杀伐声渐渐远去,自己喉咙也渐渐哑了,却还不敢张眼。猛听喀喀几声,车轮渐慢,好似行上了一座土坡,琼芳总算睁开眼来,喘道:“我……我还活着么?”

一朵一朵雪花落了下来,让人大感清凉。琼芳游目四顾,只见自己身在一处小山丘,离城门已有十来里,自己非但闯了出来,尚且毫发无伤。转看驾座,却只剩自己一人,那车夫却已不知去向,想来情势大乱,早已自行逃命去了。

琼芳惊魂甫定,忙翻下驾座,回身来问:“顾姊姊,你……你没事吧?”急急去看车内,就怕见到一具死尸,天幸顾倩兮还俏生生地坐在那儿,一边低头读书,一边拿着包子吃,听得问话,兀自眨了眨那双凤眼,惊讶道:“已经出城了吗?”

琼芳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看适才城门下杀声大起,闹得天翻地覆,顾倩兮却是一派从容,好似车外尽是小孩儿打架,压根儿不看一眼。琼芳苦笑几声,自也不好骂她,便反身去看来处,瞧瞧适才发生了什么事。

这一望之下,不由微感悚栗。只见城北十里连营,层层迭迭,不知有几十万人在此,正中大营上书“前锋营神枢”。远处另有一面较小旌旗,红底金字,见是“北威”,却是适才入城抓人的“北关第三镇”。

看北郊满是兵卒,正统军、勤王军都到了,琼芳满心惊疑,暗忖道:“这……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西郊演军,为何北郊也聚集了大军?”

一晚睡醒,京城却似天翻地覆,情势之严峻,直追当年正统复辟之时。她不知发生了何事,便想去城西察看,可回思适才的惊险万状,却又让她打住了念头。

方才安定门下一场大战,若非援兵及时来到,说不定自己和顾倩兮早让人拖进营中,连衣服也让人剥光了,何苦还在此自找麻烦?摇了摇头,便也不再理会了,自管行到车边,道:“顾姊姊,方才那些黑衣人是什么来历,你知道么?”

顾倩兮终于吃完了包子,便收起了书本,道:“那些人是外子的部属,住在府里后院。”

琼芳点了点头,心道:“原来顾姊姊早就见过这批人了,难怪不怕他们。”

今早在杨府亲眼所见,那帮黑衣人对杨肃观恭敬顺服,似把他当成了首领。依此看来,这人若非是大当家,便是二头目,想起爷爷还自称是什么镇国铁卫的“三当家”,琼芳不由微微苦笑,只觉得这个天下好乱好乱,什么事都弄不明白了。

此时安定门早已恢复了平静,看大门处百姓排队受检,等候出城,侧门边上却似历经了一场大战。正统兵卒相互搀扶,四下捡拾盾牌,城内的黑衣人也是肩搭着肩,蹒跚离开。想来熊虎相争,谁也没压过谁,便落得两败俱伤了。

正发呆间,却听顾倩兮道:“妹子,咱们是不是该出发了?”琼芳点了点头,这才想起自己还等着上红螺山,她返回驾座,执起马鞭,突然眼光一扫,却又瞧到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