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一百六十六 秦始皇的丞相

公元前120年, 汉武帝时期

刘彻:“……”什么叫他以为平衡术奏效?

若是他想平衡臣子的势力会平衡不了?用得着自以为?

别说就曹操和司马懿两人,就算把三国那堆被夸上天的谋士武将都送来大汉,他也不带怕的,照样把他们收拾的服服帖帖。

可惜……没人。

唉, 刘彻叹了一声。

大臣们面面相觑, 谁也没上去问为何叹气, 肯定是见人家曹操和司马懿能当武将,想要了呗。

他们这会凑上去,万一陛下来一句“曹操和司马懿原本都是文人,怎么人家就文能弄墨,武能上阵杀敌。”然后暗示他们文转武, 他们找谁说理去?

文臣不凑, 武将就更不会凑了。

被嫌弃得还不够多吗?凑上去找骂?

大秦

扶苏激动道:“诸葛亮没去汉武帝手下!!”

公子高:“那他会来大秦吗?要是诸葛丞相选父王就好了。”

公子将闾:“就是, 要是诸葛丞相选父王,咱们也算和诸葛丞相‘会面’了。”虽然是假的,但能和诸葛丞相出现在同一本书里足以!

虽然他们也能自己编写, 可惜他们对诸葛丞相的了解只有一本《三国演义》,到底不如后世了解得多。

扶苏偷偷买的《三国演义》被秦始皇没收后不久又拿了回来, 公子高等人看到扶苏如此宝贝《三国演义》便借来一观。

这一看便一发不可收拾,有一个算一个都入了三国的坑, 对《三国演义》里描写千军万马的战争、不见硝烟的政治斗争、美好的爱情、如鱼得水的君臣之情、桃园三结义的兄弟之情等都充满了向往之情。

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塑造饱满,把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都写活了, 仿佛他们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形象。

在众多人物中, 他们对神机妙算的孔明先生最是敬佩,若是诸葛丞相都来大秦,他们做梦都能笑醒。

扶苏和一众弟弟一样, 也很希望诸葛亮来大秦,他敬佩诸葛亮的治国之道,看了诸葛亮的治国理念后,更是钦佩,若不是隔着几百年,他都想拜师诸葛亮了。

几人动静不小,秦始皇很快便发现了。

听到他们的话,秦始皇:“……”明知道是假的,还这么高兴,无语。

若是真的,高兴也罢了,假的高兴成这般,秦始皇默默移开视线,没眼看。

虽然他也挺想要诸葛亮,毕竟诸葛亮会得多,那个木牛流马、诸葛连弩、八阵图都是好东西。

三国时期

曹操人傻了,争宠是什么鬼?而且还是和司马懿争宠。

郭嘉脑补了一下那个画面,没忍住笑喷了:“噗嗤——”

郭嘉这一笑,荀攸等人也没能忍住跟着笑了起来,就连一向端庄雅正的荀彧都有些忍俊不禁。

曹操:“……诸位,你们够了!”

话落,看向郭嘉,“尤其是你奉孝,嘴都要笑裂了。”

郭嘉一边笑,一边道:“主公,我也不想,可是天幕说您和司马仲达争——”

曹操现在最听不得‘争宠’两个字,连忙打断郭嘉的话,“好了,此事揭过,别笑了,正事要紧。天幕这次提到这么多朝代、人物,恐怕会上架不少书籍,我们还是商议一下怎么买才最划算。”

虽然还是很想笑,但郭嘉还是分得清轻重缓急,清了清嗓子道:“主公说的是。”

另一边,颍川

焦头烂额的司马懿:“……”求天幕放过。

之前提那些已经够让他头疼了,司马家直接断绝了他出仕的路,不让他出仕。

他这半年来一直在想以后的路,还没想通呢天幕又提起他。

司马懿:并不想被提起,难受JPG。

而且还是这种提法。

曹操逢迎天子后,名义上虽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但实际上天子早就成了曹操手中的傀儡,曹操虽还未恢复丞相制度,但早已和丞相别无二致。

如今谁不知道司空曹操权倾天下?本来袁绍才是北方最大的一路诸侯,曹操手上有天子也远不如,然而天幕出现后,扭转了时局。

天下皆知袁绍会败,曹操会胜出,不少人转投曹操,加上袁绍确实不堪大用,局面虽还不至于一边倒,但也相差不远。

这样的曹操,岂是如今一无所有的他能比的?

司马懿长叹一声,若是天幕不曾出现,或者不曾透露将来的事就好了,他也不用如此发愁了。

现在的他,别说和曹操争宠,他能不能在曹操眼皮底下活下来都未可知。

【汉武帝和曹操、司马懿三个人都是心眼比筛子还多的类型,而且曹操虽然一开始想做大汉的忠臣,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手里的权势越来越大之后,他也不甘心只做一个忠臣啊。

按理说曹操做了那么多年说一不二的丞相,不甘人下的心肯定是有的,他要是隐藏不好被汉武帝看出来,那就等着被汉武帝收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