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缘孽之间(第2/6页)

金蒲孤笑道:“这个问题别说我无法答复,天下也没有一个人能答复,也许是我们还没有出世之前,上天就这样安排了,佛家所说的缘,大概就是最恰当的解释了。”

黄莺笑笑道:“‘还有一个更恰当的字眼可以解释呢!”

金蒲孤忙问道:“是什么?”

黄莺笑道:“孽!”

金蒲孤不禁一怔,黄莺道:“如果是缘,你们应该无阻无碍地在一起,可是她偏偏是刘素客的女儿,你与刘素客又是永远无法解得开的对头冤家,这不是孽吗?”

金蒲孤沉默良久才说道:“也许你说得对!圆满的结合才是缘,痛苦的聚晤都是孽,刘日英与她父亲是一段孽,跟我也是一段孽。唉!不是冤家不聚头,孽…”

黄莺见他神色骤然黯淡下来,连忙岔开话题道:“金大哥!我跟你是缘还是孽?”

金蒲孤心中一动,沉吟良久才道:“缘由天定,孽由自生,缘与孽原无区别,端在人一念之间,你好好地记住这句话,就不必问我了!”

黄莺睁大了眼睛,还是不明白这句话,金蒲孤自她的眼里看出隐约的情慷,也看出她心中的迷惆,觉得已是一个机会,乃笑笑道:“缘可作镜花水月看,你站在远处欣赏,那是一幅美妙的图画,如果你想进一步地接近它们,镜中摘花,水中捞月,不但得不到它们,反而将先前美妙的印象也破坏了,这就成了孽。你懂吗?”

黄莺道:“我懂得你的比喻,就是不懂这个比喻怎么跟那两个字扯上关系。”

金蒲孤笑道:“我刚才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缘是由爱结成的,孽是被恨结成的。当然这种恨是由强烈的爱而化成的,正如我所作的那个比喻一样,假如你只站得远远的去欣赏那幅美景,镜花水月都会像真的一样,可是如果你爱得太深,进一步想去得到它们时,你只会得到由失望而化成的恨。”

黄莺点点头道:“我懂了!”

两个人默默地对望着,都不想再开口,但是两心之间,似乎有着一种微妙的默契,使他们不必再以多余的言词去作相互的了解了。

海面的微风催着轻帆,在月光的辉映下,将小船送向海的彼岸,暖色中,他们看见了杭州湾中的帆影,黄莺这才问道:“你不去看看骆大姊吗?”

金蒲孤摇摇头道:“不必!她在养心园中生活得很好,我不想去打扰她。”

黄莺道:“你在会稽山中现身,大家都知道你没有死,她还能安心在那儿生活吗?”

金蒲孤道:“是的!我复生的消息不会太令她震动的,这一点在她重回养心园的时候,我就知道了。”

黄莺道:“我不明白。”

金蒲孤叹道:“她决心重新回到从前的生活里,就等于把我当作死了一样。”

黄莺叫道:“可是你并没有死!”

金蒲孤沉声道:“不错!现在我的生死并不能作准,因为我该办的事还没有办完,生死仍难预料,她不如把我当作已经死了,以免再受一次打击,这是她比别人看得开的地方。也是她真正懂得聚散与缘孽的道理。”

黄莺道:“你是说,她今后一直会生活在回忆里,回忆那一段你们在一起,如镜花水月的时光?”

金蒲孤摇头道:“不!除了回忆外,她还有希望,希望有一天我会回到她那儿去。”

黄莺道:“你现在就可以回去!”

金蒲孤道:“她等待的不是现在,当我去找她时,一定是我百事皆了,永远不会再离开她了!”

黄莺道:“那有可能吗?”

金蒲孤轻轻一叹道:“如果我能有那一天,我一定不会再离开她,如果没有可能,她仍然有回忆与希望……”

黄莺沉思有顷道:“金大哥!在海上我说懂了,心里还有点不明白,现在我是真正地懂了,以前我最不高兴你叫我小孩子,老以为我已经长大了,现在我觉得自己真正地长大。却希望自己还是个小孩子。”

金蒲孤微微一怔,黄莺苦笑一下道:“镜花水月是不可捉摸的,知道它们不可捉摸很难,但是知道后要忍住不去捉摸它们更难,不过我会尽量压制我自己的……”

对着她苦涩的笑容,金蒲孤深自后悔,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事似的,很想找两句话来慰解她,可是搜索枯肠,竟不知如何启齿,最后还是决定不开口了。

默然地将船靠了岸,两个人为了避免被骆家人发觉,也避开大路,找了一条小路,匆匆离开杭城,向万象别府的所在括苍山进发!

一路上黄莺的表现成熟多了,她虽然仍是金大哥长,金大哥短地叫不绝口,可是却没有以前娇憨的天真,不再是个处处要人照顾的小孩子,相反地,她竟照顾金蒲孤的饮食起居,举止端庄,变成个小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