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黑白究可分 何子便当弃 (第5/12页)

唐宁与韩郑二人年岁不大,贞元末年尚不足十岁,自然对隔座所言相知寥寥,而此刻三人的目光也是注意着楼下正中的一副座头。

那座头上此刻正由上月宴请张阿大的一众人与几名神策军士喝酒,那精干汉子边斟酒边陪笑道:“这次全仗几位神策军大哥把张晏一干逆贼抓了,破了这刺杀相爷的天大案子,不然我们兄弟便是跑断了腿,也恐怕毫无结果,回去后还要挨京兆尹大人的板子。”

那其中一名神策军士便是王士则,此刻正志得意满道:“区区几个小贼,我们神策军自然是手到擒来。”

那精干汉子笑道:“听说这次围捕逆贼,王将军当记首功,能不能将其中情形讲给我们,也好教我们开开眼。”

王士则笑道:“黄捕头太客气了。”嘴上虽谦虚一番,跟着便讲起围捕盗贼之事:“那日我得到密报,称刺杀武相公的刺客藏身在成德进奏院中。其时我等正在长安城各家王公大臣的内宅搜查,密室夹墙都不曾放过。得到线报之后,惟恐逆贼潜逃,也来不及禀明中尉,便率了十几个弟兄包围了成德进奏院。那逆贼张晏等虽然凶顽,又岂是我神策军的对手?还不是乖乖的束手就擒?”

那精干汉子是京兆府的老捕头,虽然此案已破,但查案多年,积习难改,总想弄得水落石出,惟恐错失蛛丝马迹,这也是性之使然,不得不问:“王将军怎生知道刺杀相爷的人,就是张晏那一伙?我们上次也听那打油的张阿大说过,盗贼藏在成德进奏院里,但不敢相信。”

王士则狂笑道:“黄捕头怎的精明一世,糊涂一时?这其中有三条理由,其一,当日盗贼杀武相公后向东南方向逃匿,却未出城,应潜于东南诸坊中,同时刺伤裴相公的凶手也距此不远,天方近亮,盗贼可以逃遁的时间很短,潜身之处应在靖安、敦化之间的昭国、修行、晋昌、修政各坊,成德进奏院正在此间;其二,盗贼为何专对武、裴二相公,自然是二相坚决对淮西吴元济开战,而天下不听王命的除了吴元济,便只有成德王承宗和平卢李师道了,尤其是王承宗,元和四年朝廷便讨伐过,前些日王承宗的牙将尹少卿来京为吴元济求情,被武相公痛斥一顿,自然怀恨在心;第三么,我得到的密报确然无误。”武元衡被杀后,大臣人心惶惶,纷纷请求罢兵,皇上却任裴度为宰相,继续筹划对淮西用兵。

黄捕头听了连连点头,不免又问:“那张晏一贯就横行不法,我这里告他的人不止几十个。还有苏表那一伙,从前给宫里做白望和五坊小儿,那是向来欺行霸市,借口给宫里办事,强买货物,用红水染过的粗布当钱付给人家,又把网张在人家屋顶和井口上头,借口又是给皇上抓鸟,害得老百姓出不了门,取不成水,得罪的人就更多了。虽说是皇上一登基就罢了宫市,解散了五坊小儿,但从前得罪的人就不出来告他?”

当今皇上的祖父德宗贞元年间后期,为宫里采办物品的美差落到了太监手里,他们便在东西二市和热闹的坊曲安排数百人望风,看到好的东西便讲宫里需要,白白抢去,最多用低价的东西换百姓价值十几倍的东西,白居易所作的《卖炭翁》便指此事,这些望风的便称“白望”。那五坊小儿是专门为皇帝抓玩物的雕鹘鹞鹰狗五坊的使者。

王士则嘿嘿一笑道:“别人告发可以不信,我得到的消息却不可不信。”

黄捕头愕然不解:“哪个人这样通天彻地?”

王士则道:“正是那苏妻阿康和小丫鬟绿耳。”

黄捕头点头道:“怪不得张晏等五个人被砍头,十二个人被杖死,苏表被打了八十杖发配费州,另有二十二个人也判罪,偏偏那阿康和绿耳没事,原来是出首有功。不过她们会出首,我倒真想不通了。”

王士则嘿嘿不语,另一名神策军士悄声对黄捕头笑道:“那阿康绿耳与王大哥可是交情不浅啊。”

黄捕头恍然大悟,点头道:“怪不得。听说王将军剑术精妙,那些逆贼在您手下大概走不了几招吧?”

那另一名神策军士笑道:“几招?那些逆贼虽然凶顽,却连一招都挡不住。”

这边郑奇轻轻冷笑一声,将唐宁与韩公文吓了一跳,郑奇年岁较小,平时看上去活泼天真,他居然会冷笑,确是唐韩二人从未见过。

韩公文与唐宁对视一眼,悄悄问道:“郑兄弟,为何你一听王士则讲话就冷笑,莫非还记着小时候打架的事?”郑奇轻轻摇头。原来王士则也是他们学宫同窗,郑奇最小,唐宁又是从乡下村里来的,王士则与一干长安城里的便欺负他俩,时常捉弄。郑奇气不过,和王士则打过一架,他比人家小四岁,自然打不过,还是阎峰出手教训了王士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