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岂在多杀伤(第2/8页)

攻城开始了!

“哈!哈!哈!”四万西夏军士齐声呐喊助威,声震云霄,惊动四野,令人心悸胆裂。

不过片刻工夫,战车已驰至壕沟前,车上士兵纵身跃下,随即发力一推,战车落入壕沟中。紧接着,又有战车驰来,推下,就这样,深达丈余的沟堑顷刻成了平地,七千敌兵便要越沟而过!

就在此时,忽见一道艳红的火焰从城楼上直射半空,随即“啪”的一声巨响,炸作一个“天”字。原来是一枚信号火炮。

这个信号是发给伏身在城垛口上的一群弓箭手的。

等宁致远的这支火箭往下落时,东南、正东、东北三个方向,已有无数团火苗扑向壕沟,随即响起了震天价的爆炸声。

原来那万千支火箭上绑缚着万雷堂的独门火弹——霹雳流火炮。此弹用上等火药淬炼而成,药性极烈,寻常一户人家,只需一颗霹雳流火炮,便可于瞬间炸毁,不料今日在这里却派上了如许大的用场!

城楼上的攻势强劲有力,声势凶猛,射了一波又一波。壕沟中顿时腾起了冲天的橘红火焰,

其时风正紧,火舌乱卷,霎时间,便将一道宽且长的壕沟烧成了一片火海。

七千西夏兵就在这片刻间,大半葬身烈焰浓烟之中,惨呼声、哀号声、求救声和着焦糊恶臭的人肉味,直冲云霄……

浓烟烈火中,宁致远、赵长安、李隆等人看到,没藏乞逋手势挥动,六千西夏兵持强弓硬弩急速前冲,距城前约百步时,一兵下蹲,双手握紧神臂弓;另一人用脚蹬住弓身,双手用力拉弦;第三名兵士一次便将三支夺命箭置于弦上。随即第二人松弦,一排排利箭,便飞蝗般向城头上疾射而来。

霎时间,漫天均是利箭破空时“嗖嗖”的啸声,闻之令人心惊肉跳。

城上众人已展开了两层棉被覆在身上,夺命箭来势虽猛,但已被油浸透了的棉被既厚且韧,箭射在油被上,好似飞蛾撞上了牛皮大鼓,虽“扑扑”的闷响声不绝于耳,却未能伤得被下的人一分一毫。

待箭势一停,众人立刻又现身城垛,鼓噪邀敌。没藏乞逋遥遥望见,吃惊不小——此次借追拿赵长安之名来围静塞,本想攻破城门,然后掠财屠城,可做梦也没想到,一个城防空虚的边隅小城,竟会有如此强韧的防守之力!他恨得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等拿下这城后,不把里面的每个人都抽肠剥皮,难消心头之恨!可发狠归发狠,咬牙归咬牙,当前情形,堑壕之险,已无法逾越。

他身旁的一统军红旗一挥,六千弓弩手闪至两侧,八千铁鹞子越众而前,往城前未起火处冲去,希图为后面的攻城手——步跋子,冲出条道路来。这一下冲来,有雷霆万钧之势,当者披靡。

但宁致远一见,却是喜不可言,赶紧再放起一枚火炮。这枚火炮到了半空,犹如晴天的一个霹雳焦雷,声势惊人,四野俱震。

只见城墙上所有弟子、兵士及壮汉迅即俯身,拎起脚下灌满了油的陶罐瓦坛,用力朝敌军骑兵掷去。一时间,城墙上数万个坛罐暴雨般摔落。

坛罐落地即碎,地面生光,冲上来的马足铁蹄一沾了油,无不人仰马翻,凄厉地嘶叫着,向地下摔落。后面的骑兵一看,大惊失色,急忙勒马,却哪里勒得住?反倒因这一勒之猛,马匹凌空腾起,摔得更惨。

城墙上又射出无数火箭,不射人马,只往浸透了油的地面上射去。油沾上了火,立刻“轰”地大燃。八千铁鹞子尽数陷身烈焰火海中,霎时间皮焦肉烂,如堕炼狱,惨叫声、马嘶声、风扑火蹿声,和着炙热的烈焰、蔽日的浓烟,凄惨酷烈至极……

远在三十余丈外观战的西夏士兵,无不被这倾跌翻滚、践踏狂呼、中了邪般的景象吓得心胆俱裂、魂飞天外……

而城楼上的众人,除赵长安外,都欣喜若狂。李隆仰天狂笑:“天助我也,及时派了三弟来!”疾转身,“我要依三弟之计而行了。”领着大眼睛锦衣少年匆匆下楼。而宁致远亦喜难自禁:“三弟,待二哥我去‘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也急急离去。

其时城前混乱不堪,谁也没发觉,从城楼上城垛一角,一道蓝影凌空飘落。

宁致远足尖才沾地,已劈手夺过一匹受惊的红马,身子斜担,俯身马腹下,右手一勒,马已向西夏军阵前冲去。

战场上焦尸满地,伤卒遍野,惊马四逸,哭喊惨呼声响彻云霄,谁也没留意到这匹红马。

马驰急速,不过片刻工夫,已驱近没藏乞逋坐骑前不足五丈远的地方。这时,护卫的盾牌兵才发觉马腹下有人,惊呼声中,无数长矛、利枪疾刺过去,另一些弓箭手更急急放箭,但变起仓促,这些应对之策,却是再也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