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兵戈服帝子(第3/7页)

赵长安微笑叹气,扔掉长枪,放开子青,用目光安慰她,手一扬,将玉符掷还萧太后,然后转身,缓步迈向马车。托盘武士又端来了一盏美酒,正在那里候着呢!

“葡萄美酒夜光杯,不饮兄长马上催。”他举起酒盏,一饮而尽,将杯底朝向萧太后、耶律隆兴等人照了照,接着吟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兑制了“销魂别离花露”的葡萄酒确实厉害,酒方入喉,赵长安便觉一阵轻微的晕眩直冲头顶,全身真气顷刻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一歪身,斜坐车辕,喃喃苦笑道:“谁道此酒,不真个销魂?”

三日后,除留了四万精兵驻守静塞,余下的十六万大军随帝、后二驾浩浩荡荡回到了燕京。留守京城的辽文武百官,早在距京城一百里的地方设帐搭棚迎候。待帝、后的御驾到后,见非但二主平安归来,且全歼了西夏大军,全朝上下无不喜气洋洋。但却无人得知,帝、后此次巡狩,尚有一个比大败西夏军更大的斩获:生擒了南朝天子驾前的第一重臣,声名震动天下的宸王世子——赵长安。

原来在归途中,耶律隆兴就已想方设法劝降赵长安了。高官丰禄、金银美女,凡天底下一个人所能想得到的无上的享受,他都许与了赵长安。无奈赵长安本就位高爵显,又极得宋帝宠爱,那些常人眼中羡不可及的劝降条件,在他看来,不值一哂。

耶律隆兴成日里老太婆般在他耳边聒噪,最后,他不胜其烦,索性道:“皇兄,索性你来归顺我大宋算了。若你来了,御弟保证能给皇兄万名绝色美人、百万两黄金、千万两白银。再凭御弟我在皇上跟前的薄面,封皇兄你做一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亲王,如何?”他说的这些,除了爵位,每一样都比耶律隆兴劝降的条件翻了十番。

耶律隆兴被他噎得面上阵红阵白,半晌说不出话来,一怒之下,扭头回到御帐中。待渐渐平复了情绪,方始发觉自己干了一件蠢得不能再蠢、笨得不能再笨的荒唐事,自己根本就不该将他生擒了来!

他在擒住赵长安前,因震慑于他惊人的智计、过人的胆识、无双的武功和应敌的能力,特别是他那种无分汉辽、天下一家的胸襟气度,心心念念的,便是如何将如此旷世难逢的奇才收为己用,助自己一展逐鹿中原、一统天下的雄图霸业。但经过这三日的接触,方发觉这个三弟脾性好时如初春朝阳,和煦温暖,可若一不对他的脾胃,立时便倔冷得如亘古不化的万年寒冰。

他细想想,自己还真没有令他归顺臣服的本事,且无论怎么说,他都救了自己及治下的九万百姓,还与自己八拜结交。若自己这生擒救命恩人兼结义兄弟的“壮举”传扬出去,那以后可真的没脸见人了。是以甫离静塞他便下严旨,严禁所有人等泄露赵长安被擒一事,否则格杀勿论。辽人素来忠勇事主,且也均觉擒赵长安一事有失光明磊落,是以人人缄口。但耶律隆兴却被心中的一块大石压得沉甸甸地透不过气来,放他,心犹不甘;倒是想留,却又留不住。

时近深秋,天气已颇为寒冷,阵阵朔风刮得人无不缩头。但辽皇宫北角的一座小楼上,低垂的帷幕中却温暖如春,令人在这冻云黯淡的天气里昏昏欲睡。

萧太后着一条鹅黄色曳地百褶罗裙,在一群宫女的簇拥下来到楼前,见一个太监正要端盘上楼,她沉声喝住太监,接过托盘,对所有人包括守卫的侍卫道:“全退到院外去,不许任何人进来。”随即一人端盘上楼。

穿过重重帷幕,她额上微微见汗,是楼内的四只白铜大火盆中的炭火燃得太旺了?可当她去掀最后一重绿纱帷幕时,为何双手又微微颤抖,如被寒气侵袭?

织锦绿纱帐里,雕花象牙床上,躺着一个人,这人双目微合,好梦正酣。萧太后凝视此人,脸色一下变了,变得柔情万种,那种柔情,既是闺中少女见到了期盼已久的情郎的柔情,亦是独守空房的少妇等来了离家飘泊经年、而终于倦而知返的丈夫的温情。

床上人是谁?竟能令一位已孀居多年的太后脸上焕发出如此的神采?她痴望床上人,亦不知望了多久,忽听这人冷冷地问:“尊驾看够了?”她一怔,脸色立刻冰冷如铁:“原来,你根本就没睡?”

床上人一听她的声音,浑身剧震,倏地睁眼,喃喃道:“叶叶,真的是你?是你来了?”

她竭力抑制滚水样沸腾的心情:“冯先生在喊谁?”床上人正是冯由。冯由怔了怔,苦笑:“叶叶,我晓得的,你恨我,不该在十八年前不辞而别,我……”

“恨你?你算哪根葱、哪瓣蒜?本后会来恨你?你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