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菊蕊独盈枝(第2/7页)

原来,石崇生之母黄贵太妃在先帝在世时甚得宠幸,故她所出之子也得沾恩崇,遂名崇生。先帝龙驭宾天后,皇帝继位,对这母子礼遇不改。九年前将他晋封王爵,并送黄贵太妃与他同到封地晋州就藩,如此处置,在诸王中算是格外优隆的了。大宋此时的六王中,位号以睿王赵长佑最贵,但宸王世子赵长安却最得天子宠爱,排列第三的就是福王了。可他却有一点是赵长佑、赵长安都无法企及的,那就是他是二人的叔叔。是以,赵长佑、赵长安若见了他,也须跪拜磕头,无形中,他倒成了诸王之首。

因他久居封国,从不来京,是以东京的王孙公卿没几人识得他。他不但相貌出众,且因母亲当年得宠之故,家财亦富可敌国。而据传,武功也可与赵长安并驾齐驱。

不过,与赵长安不同的是,此人极好美色,只须得知何处有绝色的姝丽,必千方百计搜罗而来,充斥王府。他年少多金,貌美才高,天下少女因此而着迷的也大有人在,一时天下美女似都已齐聚福王府了。但是,此人尚有一令人皱眉之处——心性狭隘,真正睚眦必报,以至天下皆闻。但去年春天不知何故,皇帝突然下了一道措辞严厉的圣旨,罚了他半年的薪俸。这倒也罢了,最奇的,却是将他从皇室玉牒中剔除,命他改姓“石”。本来,这事就已经很可疑了,而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却是天子对他的致祸之由秘而不宣。难道,他闯的祸,竟是下作得不能与天下闻的吗?

“哈哈,这样也好,现就只剩下十九哥一枝独秀,‘晋赵’却成了‘晋石’!”二哥正想再问问石崇生究竟因何由赵变石,却听“晋石”那边笛,箫、笙、管,已轻歌曼舞起来了。但弦歌才吹,舞袖方举,石崇生便皱眉喝道:“停!”

众女不知他因何不快,尽皆惊惶,起舞的两少女当即脸色煞白。却见他正瞄着一个斜靠楼栏、面朝栏外楼下的万株寒菊、背对众人的人。

这人歪歪倒倒,金冠斜簪,白袍乱披,那袭原本雪一样白净的丝袍上,现却这一摊,那一汪,满是酒渍、菜汁。他早就瘫在那里了,手中竹笛正左一高、右一低地胡吹。说也奇怪,他这样有一腔没一调地乱吹,笛声却是道不尽的萧瑟凄凉,令闻者无不恻然。

方才石崇生现身时,众人无不注目,唯独他全不理会。这时,他仍在呜呜咽咽地吹笛。甄庆寿亦皱眉,喝一声:“喂,那厮,别吹了,却扫了王爷的兴致!”他当然也清楚,这楼上的人非亲即贵,但石崇生既位高爵尊,且三人在到这儿之前已灌了不少的酒,这时酒劲一涌上来,自然自己是老大,天是老二!

栏边人倒也听话,放下竹笛,头搁在膝上,一动不动。

石崇生面色方霁,于是,一轻红纱衫与一淡紫绸裙少女,双双踏上织锦波斯地毯,高扬彩袖,相对翩翩起舞。弦歌悠扬,舞姿曼妙,楼中的五六十人一时都看得呆了。

二哥、十一弟频频点头:“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赏?不道今晚,我们倒托福王的福,也过了一回眼瘾了。”众人均如痴如醉,只有那栏边人已因酒饮得太多太猛,昏睡了过去。

舞姿翩跹,一曲将尽,弦歌渐渐慢下来。两少女这时非但额上未见一粒细汗,相反却脸白唇青,倒像被冻坏了。但楼上这么热,便是那些身着薄丝凉衫、静坐观舞的人亦浑身冒汗,又怎会冻着这两个起舞的女孩儿呢?

曲声一停,石崇生拊掌:“爵爷,小侯爷,本王此曲编排得比爵爷府上的《玉琼枝》精彩吗?”

范玳舌头早大了:“好,比……愚兄府里……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奴才们,强多了。”甄庆寿却一撇嘴:“王爷刚才把这支《劝流霞》吹得神乎其神,可看下来也不过如此嘛!”

“哦?小侯爷不觉得好?酒不够!酒不够!”石崇生微微一笑,笑容在明亮烛火的映照下灿然生辉,“擎酒来,为二位贵客敬酒,酒够了,就什么都好了!”

顿时,两少女惨然变色。这下众人都不懂了:府中的歌姬舞伎在筵席上伺奉侑酒,原极寻常不过,何以此刻看二女神气,操此侑酒之役,倒像是要送死?

二姝各端一盏酒,向范玳、甄庆寿行去。紫裙少女显然灵慧些,脚步疾趋,已抢到了范玳面前,躬身:“请爵爷宽饮此杯!”说时语声发颤,大有乞怜之意。而红衫少女见同伴已抢了先去,脸色一发渗白,一步一挪地到了甄庆寿跟前:“求……求求侯爷,满饮了这盏酒吧!”语声中满是惊恐衷恳。

范玳早喝多了,此时腹中一阵阵翻涌,直欲张口便呕,正强自忍耐,哪还能喝得下一滴酒去?但见紫裙少女面色凄惶,两滴泪便要夺眶而出,老大不忍,只得嘟囔一声,接盏喝下。紫裙少女如蒙大赦,急忙跪倒,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多谢爵爷,爵爷的救命大恩,奴婢今生今世,永不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