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 山庄处处情(第2/3页)

徐方旭听得感动,知道师娘此举是为向景积福,虽不求能有多大效果,始终是一番苦心,忙向师父师娘道谢。他师娘也不在意,只说反正自己每年都要亲自下厨款待弟子,仆从在与不在都是一样,要是徐方旭真是有心,以后照顾好师弟莫要委屈了他就是。直说得徐方旭一脸尴尬,众人大笑。

傍晚,师娘果然按着往年的规矩,自己下厨忙活,准备饭菜招待几位弟子。清平夫人怕她一人忙不过来,也去帮忙。两人都是巧手能干的,不多时便准备了一大桌丰盛酒席,一时几人围坐享用,其乐融融。

席间,师娘突然说道:“我之前只顾着高兴,却是忘了问了。向景,此番外出你与你师兄是分房住的,还是一起住的?”

孙向景馋了师娘的手艺几个月,如今总算心愿得偿,只恨嘴不够用,猛地听见师娘问话,匆忙用力将满嘴东西咽下,才答道:“自然是一起住的。”

徐方旭哭笑不得,只得埋头吃饭,不敢抬头。原来这孙向景原是孤儿,早些年被师父收养之时还在襁褓之中,自小是由师父师娘及师兄师姐一手带大,最是依赖几人。他幼时因病瘦小些,也颇为胆小,万万不敢一个人睡觉,每晚都要有人相陪。师父师娘他自然不好打扰;清平夫人苦练内功,又是睡得很晚;陈风崇更是个野蛮汉子,夜里又是打呼又是磨牙;最后孙向景只得常年与徐方旭挤在一起,这么多年也不曾改了这毛病。徐方旭原本看他岁数大些,想着有些不便,却是难敌孙向景一意孤行,加上师娘老在一旁偏帮孙向景,这些年来竟然也就习惯了。

师娘听了孙向景回答,满意点头,说道:“这便是了。方旭,你可要好好照顾向景才是。”

徐方旭哪里敢说个不字,只得点头称是。

孙向景吃了个满嘴流油,哪里管得这些,只顾着夹菜吃饭,不住称赞师娘手艺。师娘听了他的称赞更是欢喜,一面笑一面说:“你喜欢就是了。也是材料稀缺,始终做不到最好,这牛肉里若是多些土豆,炖菜里能有些辣椒便再好不过了。”

孙向景听得口水横流,直问师娘这“土豆”、“辣椒”是什么珍馐美味,师娘脸上一红,说到这是自己老家的吃食,也就是些蔬菜而已,没有也就罢了,并不妨事。

随后,师娘又端出了暖好的黄酒,亲自给几位弟子斟满,几人直道不敢,却也只能受了。几杯酒下肚,席间更是热闹。陈风崇借着酒劲开始狂吹他这一年的收获,直吹得长生老人扶额苦笑,清平夫人怒火熊熊,孙向景脸红到颈。吹到最后,场面终于失控,陈风崇正要详细描述他与某位大户小姐的风流往事,便被清平夫人与徐方旭两人联手架起,拖到屋外院中一通殴打,打得他直呼身上有伤受不得。

打到最后,只见清平夫人与徐方旭两人一起回席,两人面泛红光,有说有笑,颇为满意;那陈风崇则一瘸一拐跟在两人身后,身上几处血迹渗出,脸上更是被抓了好几条道子。孙向景见他回来,便要他将之前未完之事说完,陈风崇浑身一颤,直说自己还未与小姐相见便被人家打了一顿,随后说什么也不肯再开口。

几人吃喝许久,最后师娘又从厨房里端出一碗,摆在孙向景面前,告诉他这是长寿面,乃是自己试了半年,好不容易才做出来的美食。见孙向景不解,师娘又仔细解释,原来她这碗长寿面与一般的汤饼不同,乃是纯手工拉成的一根,一根便是一碗,一碗只有一根,又长又细,取“长”“瘦”两字的意思,配上青菜和炖得酥烂的牛肉,以此为孙向景庆生。

孙向景闻言感动,虽是已经吃饱,也还是举箸将这碗长寿面吃了个干净,直到要喝最后一口汤才被师娘拦下,要他剩下些许,取个“年年有余”。

众人吃喝完毕,清平夫人正要帮着师娘收拾,却听的屋外一阵人声。只见往日里服侍师娘的一名老妈子进得门来,跪在众人面前道:“沾了小少爷的光,夫人慈悲放我们清闲一日,如今我们都享了一天的清福,也该为夫人多做些事。大家都在外面等着为小少爷庆贺,还请几位赏光移步。”

众人来到屋前,只见院子里跪了几十名奴仆丫鬟。这些人见了众人,男的磕头,女的两手撑地,齐声喊道:“给孙少爷拜寿!”孙向景见了这般情景,莫名感动,连忙要大家起来。那些丫鬟妈子们起身便围在孙向景身旁,手上托着些衣物,都是自己掏钱买了料子,亲手绣了的衣物头巾之类,忙着要送给他;男仆们说自己手脚粗苯,弄不来那些,大家凑钱在苏州城里最好的酒家定了一桌,请孙向景明日赏脸一聚,也算全了夫人放一天假的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