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背后其人(第5/6页)

但这念头闪烁即灭,他的心肠复又刚硬起来:“可笑,朕想这些干吗?当务之急,应是好好炮制这个老三。哼,老三多谋寡断,不足为惧,那和尚倒是一个硬茬。只不过朕失了权柄,需要万分小心,所谓前门驱狼,后门进虎,我跟老三交手,不能让别人占了便宜,老四……哼,他也未必靠得住……”

朱元璋心念如飞,兴奋之情直逼当年鄱阳湖大战,非但忘了病痛,更似青春迸发,反复推演时局变化,想到紧要之处,激动得浑身发抖。

其他二人望着老皇帝,见他神气古怪,朱微忍不住问道:“爹,你没事么?”朱元璋一惊,抬头道:“什么?”朱微看了看四周,问道:“这儿是什么地方?”

“这儿么?”朱元璋沉默一下,“这里是朕避难的地方!”

“避难?”朱微越发惊讶,“父皇,不,爹,莫非你神机妙算,早已料到今日?”

“傻孩子!”朱元璋摇头苦笑,“朕要神机妙算,怎会落到如此地步?不过世事难料,多一条退路总是好的。”

朱微道:“那一条暗道是建城时修的么?”朱元璋点头。

乐之扬忍耐不住,冲口而出:“修暗道的工匠呢?”朱元璋冷冷看他一眼,反问:“你说呢?”

乐之扬心底凉透,虽然早已猜到,仍是气愤难忍。朱元璋察言观色,徐徐说道:“一国一家,总有些说不出的肮脏事儿。你生在太平之世,少见杀戮,不知人间险恶。权位之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但凭仁义慈悲,成不了多大气候。”

乐之扬扬声道:“那你为何要选太孙?”

朱元璋脸色陡变,重重一拍桌案,盯着乐之扬眼露凶光。乐之扬定眼与他对视,毫无退缩之意,朱元璋见他如此,更加恼怒。

朱微看看父亲,又看看乐之扬,心中焦急,正想如何劝说,忽见朱元璋收敛目光,看向窗外,口中慢悠悠说道:“你说得不错,允炆心慈手软,以此治国,必定大吃苦头,好在有朕,那些肮脏龌蹉的事儿,朕一股脑儿做完,那么他也就不用做了。”

乐之扬道:“所以你杀光挖地道的工匠,把这三人变得又浓又瞎又哑?”

“小孩子见识。”朱元璋嘿了一声,“朕起兵以来,杀的人数也数不清,你要帮他们算账,哼,十年八年也算不完。”

乐之扬心中不服,还要争辩,朱微拉了拉他的衣袖,轻声说:“爹,道灵年轻,你别跟他一般见识。”

朱元璋看她一眼,垂下目光,意似沉思,朱微猜到他的心思,又说:“爹爹,太孙吉人自有天相,或许不会有事。”

乐之扬恍然醒悟,才知道朱元璋担心朱允炆的生死,自己提到“太孙”二字,触到了他的痛处。乐之扬以虚假身份在东宫为臣,并未将这差使当真,不过朱允炆秉性仁慈,常为减轻刑罚违抗圣意,因他之故,多所存活。乐之扬嘴上不说,暗暗也有些佩服,当下收起气恼,诚恳道:“陛下放心,你若在宫里,太孙性命堪忧,你在此间,太孙便有泰山之稳。”

“说的好。”朱元璋盯着乐之扬,眼神微妙莫测,“只要老三不把朕攥在手里,他就没有必胜的把握,为留后路,就得用上人质,哼,他知道太孙在朕心头的分量,用他来胁迫朕,那是再好不过了。”

朱微又惊又喜,说道:“这么说,太孙当真不会有事?”

“那也未必。”朱元璋微微冷笑,“真要有事,也没法子,而今好比下棋,老三的棋子落下了,下一着该朕应子了。”

他毫不沮丧,反倒有些高兴,乐之扬看在眼里,深感迷惑,心想遭遇如此变故,换了自己,纵不急死,也得气死,老皇帝的气势不减反增,当真不可理喻。

忽听朱微又说:“爹,你放心,三……晋王一定不能得逞,你是真命天子,自有百神呵护,如不然,那时怎么会生出雾气?我在宫里这么久,那么浓的雾还是第一次见到!”

“雾气?”朱元璋怒哼一声,似有不快,“什么神不神、鬼不鬼的,以后不要再提了。”

他无故发怒,其他二人均感莫名其妙,朱微转动念头,心头豁亮,冲口而出:“啊,我明白了,莫非是落羽生……”转头看向乐之扬,后者也是微微点头。

朱微的心子怦怦直跳,落羽生有造化迷雾之能,太和殿上已有显露,那一阵浓雾突如其来,若非鬼怪神通,恐怕就是此人所为,不,兴许他本就不是人类,而是狐仙神怪。

小公主浮想联翩,不觉痴了呆了,过了片刻,但觉室内沉寂,转眼看去,朱元璋举头望天,双眉紧皱,似有难题思索不透,乐之扬本也低头想着什么,觉出朱微目光,抬起头来,两人四目相接,心中均是一阵酥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