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二十章 刀枪合并(第2/3页)

任何人都已看出,如果格里一成不变,最终必将败亡在纪空手的刀下,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呼……”格里明白这一点,是以早有计划,眼见离别刀幻如魅影般盖杀而至,他挥出弯刀,全力一格,然后顺势将弯刀脱手击出。

刀锋自纪空手的脸颊滑过,其芒之寒,冷若寒冰,只要再正一分,就足以在他的脸上留下一道不可磨灭的创口。

纪空手惊出一身冷汗,不是因为这脱手扑来的弯刀,而是由身下飞旋而至的霸王钹。钹体虽已落地,但格里算到了它的位置,在弯刀出手的同时,用脚踢起霸王钹,照准纪空手的下盘旋斩而至。

“嗡……”圆钵飞旋,如厉鬼尖啸,以无比疾速的速度扑杀而至,纪空手仓促之下,惟有连使数步见空步,这才堪堪化去这绝妙的一杀。

但只是这一瞬间,场上形势顿时突变。格里接过霸王钹,陡然发力,钵锋凛凛,如暴风骤雨般展开了最严密的绝境反攻。

纪空手以快制快,这才堪可封住对方迅猛的攻势,但饶是如此,在格里强大的气势压迫之下,迫得他步步向后退却。

七步之后,只距伫立不动的扶沧海还剩一丈距离。一丈之距,对用刀之人来说,也许很长,但对使枪之人却是正好。

格里相信纪空手的退却一半是真,一半是假,其真正的目的,也许是想引着自己步入他们事先设计的圈套,是以他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暗自提防。

就在这时,纪空手的脚下突然一滑,整个人的重心向后一跌。

格里没有想到纪空手会用如此幼稚的手法来勾引自己上当,可是当他一眼望向毫无动作的扶沧海时,给他的第一直感就是纪空手的这一滑不是虚招,也许是天意使然,让他露出了这偌大的破绽。

这是机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强如格里者,又怎会错失这种良机?“呼……”霸王钹一旋之下,劲力蓦然从掌心爆发,强大的气劲奔涌而出,如惊涛骇浪般涌向纪空手。

如此狂烈的气势,有谁能挡?纪空手的身形有若断线的风筝般向后飞射,不是跌飞,而是以惊人的速度倒射。

格里一旦出手,这才发觉有异。出手的劲力如山洪飞泻,却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暗叫一声“不好”,就在这时,一杆丈二长枪振入虚空,幻化成千百道枪影,逼射而来。

他及时收势,赶在枪影逼来之前护住了身形,枪影如梦如幻,似铺天盖地的大网般遮住了他的视线,不过他夷然不惧,依然可以凭着自己的感官来洞察虚空中的变化。

他有破去扶沧海枪招的实力,也有这个自信。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这千幻万化中寻找到枪影的中心。

他早在与扶沧海交手之时,就已经发现了扶沧海的枪影中心看似最强,实则最弱,只要自己放手一击,必然可以置他于死地。

他如愿以偿地找到了枪影中心,而且也照事先想好的那般破釜沉舟,挥钹击出,但扶沧海却没有倒下。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却真实存在着。格里的猜度也精准无比,但却事与愿违,这一切的缘由只因为在枪影的中心处,还有一把刀,一把飞刀!

△△△△△△△△△

赵高所言的如果都是事实的话,那么这实在是太恐怖了。以五大豪阀的实力,只要有任何两门联手,都足以翻云覆雨,改变江湖的历史。

听香榭与知音亭一样,数十年来少有人走动江湖,是以名声虽在,却如传说中的故事存在于人们的脑海,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被人淡忘。

如果当今五大豪门中有一大势力与流云斋联手,那么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卫三公子的问天楼,但是卫、楚乃世仇宿敌,其深仇大恨不易消弥,纵然在利益之上暂时苟合,只怕亦非长久之计。

赵高沉吟半晌,终是没有确切的答案,只能将目光投注在五音先生的脸上。

“依我看来,无论是听香榭,还是问天楼,都不可能与项羽的流云斋联手争霸天下。”五音先生缓缓分析道:“如果五大豪门之间真的能够相互兼容,江湖早已一统,又何来这四分五裂?”

赵高顿时释然,松了一口大气道:“可是如果刘邦背后确有五大豪阀的人支持,那岂非与流云斋联手无异?”

“非也!”五音先生淡淡笑道:“我可以断定,项羽绝对不知道刘邦的真实背景,而刘邦依附在项羽军中,也只是权宜之计,时势一到,自然会翻脸成敌!”

“这么说来,刘邦在暗,项羽在明,这刘邦岂非更为可怕?”赵高似有所悟地道。

“行军打仗,项羽远胜刘邦,但说到知人善任,礼贤下士,深谋远虑,谋略算人,项羽似又差了一节。据我所知,刘邦自起兵以来,借七帮势力,门下已有众多奇能异士,又收各方谋士,吸纳各路英豪为己用,比之项羽,他虽只拥兵十万,但各个都是精兵良将,以一挡十,其勇锐不可挡。是以赵相对于武关一战,千万不要轻敌。”五音先生出于对大秦王朝的存亡着想,不由又委婉地劝谏赵高,希望他能以大局为重,放弃个人恩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