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四章 瞬间彻悟(第3/4页)

飞刀的出现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如一片暗云,又似一缕清风,但它的陡然现身带出的那种狂野的气势,足以让每一个观者动容。面对这瞬息间的变化,刘邦的表情依然冷峻如初,但他的内心却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惊骇。

他并不为这一刀的霸烈感到惊骇,而是惊骇纪空手何以会在这个时间使出这样的一记飞刀!天下间凡是经过了他独门制穴手法的人,根本就无法化解,更不要说还能使出如此霸烈的飞刀了。

他的独门制穴手法乃是问天楼不传之秘,惟有历代楼主才能拥有这手法的秘诀。据说自这手法问世以来,曾经使用过六七十次,在受制的这六十七人中,不死即废,无一例外。所以他才敢大胆地答应虞姬的要求,以博美人一笑,藉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可是纪空手却化解了他种下的制穴之法,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说这纪空手真的是一位天生的武者,仅凭悟性与天资就能创造这种绝不可能发生的奇迹?

这才是让刘邦感到担心的事情,他虽然从未与纪空手有过真正的交手,但是他对纪空手出道江湖以来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并不陌生。在他看来,纪空手就像是一个不倒翁,也许实力未必太强,势力也未必庞大,但无论遭受多么大的压力,纪空手却总是能奇迹般地站着,永不屈服,永不倒下!这也是刘邦为什么要将纪空手排在项羽之上,列为自己平生的第一大敌的原故。

刘邦曾经目睹过纪空手与人交手的场面,是以,他对纪空手的实力从来都不敢低估。不过,当纪空手真的奇迹般化解了自己的独门制穴手法之后,此刻再见飞刀,他的心里禁不住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震撼。

他之所以震撼,是因为纪空手这一刀的速度以及它与生俱来的气势,虽然此刻他们相距甚远,可是他却从虚空的气流中感到了纪空手这一刀的霸杀之气。

那是一种君临天下、睥睨众生的霸气,大有舍我其谁的王者之风,同时它也是一种感觉,可以让人的心里产生震撼的感觉。

刘邦的眼睛几乎眯成了一条缝,挤出一道锐利的厉芒,死死盯在那穿行虚空的飞刀上。

他在等待,等待着飞刀与自己射出的那一箭的相撞。他倒有心想看,究竟是飞刀霸烈,还是劲箭有力!同时他的手上已经扣了三支劲箭,随时准备发出第二轮的攻击。

虚空之中,他听到了隐雷的轻啸,见到了电闪的轨迹,却没有看到那刀、那箭。刀在哪里?箭在何处?其实他知道,刀在电闪的轨迹之中,箭在隐雷的轻啸里。

“轰……”半空中传出一声清脆的暴响,如悠扬的钟声划过天际,刘邦怔了一怔,他看到了刀,也看到了箭。当刀箭在半空中悍然撞击时,他分明看到了一团火星,随着汹涌的气旋转个不停。

“他发出的飞刀竟然能阻住我的箭势,这已经说明他恢复了自己原有的功力,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刘邦摇了摇头,似乎完全糊涂了,但在他的心里却十分明白,那就是不管纪空手遇上了什么事,他都绝对不会让纪空手再次从自己的手里逃脱!

“嗖……嗖……嗖……”他不再迟疑,以最快的速度射出了他手中的三支劲箭。

一弓三箭,虽同发却分先后,并且各有各的角度,以电芒之势破空而出,这一手端的漂亮,引起全场将士齐声喝彩,就连刘邦自己,脸上也露出满意之色。

他之所以得意,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这三支箭的确演绎出了箭术的极致。虽然他并没有专门练过箭术,但在他这种武学大高手的眼中,任何兵器都有共同点,只要稍加用心,自然可以通晓其中玄理。

三箭虽是齐发,但各有一尺间距,而且它们的目标显然一致,都是那个悬在半空的气球!只是它们的落点却有细小的偏差,这样一来,加上奇快的速度与惊人的力道,纪空手要想出手阻住箭的去势,恐怕有不小的难度。

“完了!这种箭法简直是闻所未闻。如果它是冲我而来,我或许还有办法,可是它不是,它只想射爆气球,然后让我活活摔死!”就在刘邦拉响纪弦的刹那,纪空手已看到了这一箭可能引发的后果。他的身上不仅有离别刀,还有数把例无虚发的七寸飞刀,可是他心里十分清楚,单凭这些,还不能阻挡这一弓三箭势在必得之势。

他不得不佩服起刘邦来,其实他在沛县之时,就觉得刘邦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年纪轻轻,却少年老成,遇事不乱,处乱不惊,的的确确是块干大事的材料。在纪空手的眼中,虽然刘邦性格阴沉,办事圆滑,但仍不失为自己的朋友,如果不是刘邦想借神农之手除掉自己,或许他们至今还是维持着亲密朋友的关系,而不是这般一拼生死的敌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