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七章 奇门龟宗(第2/4页)

卫三公子沉吟片刻道:“照这么看来,这些人显然是来自西域龟宗,而且看他们的内力修为,必定是精英尽出,不留余力。五音先生的知音亭里已是高手云集,何以又会请来这些龟宗高手?莫非他在近段时间内有大的行动?”

他的怀疑并非空穴来风,这些天来,他一直都在思索,似乎想从近段时间发生的一切事情里面寻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而这个问题就是:纪空手究竟想干什么?

自大王庄一役之后,纪空手就销声匿迹达三个月之久,以他的个性,绝不会甘于寂寞,那么这三个月来他策划了一个怎样的行动?

他首先在项羽大军进入关中的这一敏感的时间里约战霸上,无疑是想将卫三公子与刘邦之间的关系公诸于众。这样一来,已经使卫三公子与刘邦处于非常被动的不利局面,接着他又成功逃出了霸上,并且请来了西域龟宗的高手,这让卫三公子隐隐感到了不安。

“以知音亭的实力,纵然在人数上与我相比略占劣势,但要作为一支接应的力量,还是有极大的把握,何以五音先生会请来西域龟宗的高手前来助阵?难道说五音先生与纪空手算定可以逃出霸上,所以其意并不在狙击我,而是另有图谋?”卫三公子想到这里,禁不住冷汗直冒,一种淡淡的恐惧油然而生,因为他实在不明白对手的意图会是什么。

即使这样,留给他的时间也已不多,他心里明白,只要他与刘邦再见之时,就是他远离这个人世的时刻,他别无选择。

他惟一的结局,就是用自己的头颅,让刘邦作为取信项羽的惟一代价,这看上去十分残酷,却十分有效。至少可以为刘邦赢得数年的时间,来完成问天楼争霸天下的宏愿。

这是一个死局,人人都明白的死局。无论是五音先生,还是纪空手;无论是刘邦,还是卫三公子自己,其实大家心里都十分清楚,这是他卫三公子必走的一条路。

如此悲情的一个结局,意然最终会落到自己的头上,这是卫三公子始料未及的,自他出道江湖以来,他想过自己生命的千万种结局,却从来没有料到有一天自己会割下自己的头颅!

在这一刻,他想到了数十年前那位大秦叛将樊於期。当荆轲提出要借他的头颅一用时,肩负满门深仇的樊於期那时的心情,只怕与卫三公子此刻的心情别无二样,同样是充满了悲情,充满了期待,更充满了一种别无选择的无奈。

他抬起了头,望着城门上竖着的那杆写着“刘”字的帅旗,心中深深地叹息一声道:“为了这面大旗最终能插遍天下,牺牲我个人的生命,又何足道哉?”

然后他便看到了刘邦,那一脸坚毅刚强的刘邦,虽然他从那一脸刚毅坚强之中看到了一丝哀伤,但他心里更愿意看到的,是一个无情的刘邦!

只有无情之人,才能最终夺得天下,对卫三公子来说,这是一句祖训,若非如此,卫国也就不会灭亡!

他希望刘邦能够记住这一句话。

△△△△△△△△△

当五音先生重新站到那潭水之畔时,在他的身后,不仅站着纪空手、红颜等一干知音亭精英,还有一位满脸钢髯的胡服汉子,在这位胡服汉子的身后,至少站列了八十名匈奴壮士。

“这位卫三公子不愧为五阀之一,能在如此形势之下洞察危机。而最让人佩服的是,以他的身分地位,居然能够忍得下这一时之气,并不轻举妄动,可见此人的确是一代枭雄,深谋远虑,善于权衡利弊。”那位满脸钢髯的胡服汉子情不自禁地赞道。

五音先生微微一笑道:“卫三公子身居问天楼阀主,风头最劲,是以一向与入世阁、流云斋不和,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可是他却能在五阀之中生存下来,这本身就说明了此人的心计之高,不可揣度。我虽然在此设下埋伏,但是并没有期望凭此一役来挫其锐气。对于每一个武者来说,要想战胜卫三公子,还需要出现奇迹。”

那位胡服汉子正想接话,五音先生已接着说道:“车兄,你可知我最称手的兵刃是何物?”

车侯微微一怔,道:“这还有用说,你‘角羽’之犀利天下震惊,难道你还会有别的兵器更甚其一筹吗?”

五音先生笑道:“所以我说,对付卫三公子此人,若无奇迹出现,必将很难成功,你可知他刚才以‘无妄尺’为我称手兵器之说套住我,不能以‘角羽’应敌?”

车侯恍然大悟,怒道:“此老鬼如此狡诈,但,难道以你我二人联手,还不足以取其性命?”

“车兄主掌西域龟宗,功力之深,已是罕有对手,如若你我联手,那天下还有谁能匹敌?可惜的是你我不仅是江湖上有名的人物,又是顶天立地的汉子,无论是为了声誉还是个人的面子,只怕都不愿意承担这以多凌寡的败名之举。”五音先生拍了拍那人的肩道。对他来说,车侯能在自己的一封书柬之下召之即来,这份盛情实是令人感激,他又怎会忍心看着这样一位有情有义的汉子为了自己而不惜一世英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