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十六章 王者尊严(第2/4页)

剑出虚空,他的整个人已如清风般化入万千剑影之中,以一种扇面的弧度向五音先生展开了最猛烈的攻势。

攻势如潮,更如一道狂飙,挤入这密不透风的虚空,顿时打破了两股均衡之力构建的平静。

三丈的距离,简直不是距离,在卫三少爷的眼中,根本就没有任何距离可以妨碍他的攻击,他惟一担心的,是五音先生的眼睛。

这是一双空洞深邃的眼睛,仿如深海般宁静,让人无法揣度其深,更无法掌握它的流程。但谁都知道,暗流的爆发往往就隐藏在宁静的背后,只是谁也不能预料它爆发的时间。

爆发,其实只在一笑之间。

当五音先生的脸上泛出一丝淡淡的笑意时,羽角木已然出现在虚空之中,自一个玄奇莫测的角度缓缓而出,看上去是如此的平淡,如此的普通,但所指的破点,却让卫三少爷严密的剑影中真的出现了一道裂痕。

那是剑影中的裂痕,更是气机中的破绽,卫三少爷根本没有想到五音先生的目光如此敏锐,出手更是精确无比,为了弥补这点破绽,他惟有退。

一合未交,他的人已退出七尺,这在卫三少爷的记忆中,是从未有过的耻辱。

他惊骇之下,却见五音先生身形依然保持不动,只是脸上的笑意更浓,浓似醇酒。

他无法忍受敌人对自己这般藐视,于是一退即进,剑身再扬,企图以变化莫测的剑路与攻击角度来破袭羽角木的布防。

这是他一生的心血所致,剑法的名称就叫“无影术”。他之所以取这样的一个名字,是因为他知道,作为一个影子,只有无影,才是影子追求的最高境界。

名叫无名,剑自然无影,当剑入虚空的一刹那,连剑的本身也消失在虚空之中,化为一片虚无,有的只是那犹如怒潮般的剑气。

沙石、散雪、断枝、败叶,随剑气而起,漫舞空中,形如一个巨大的漩涡在高速飞旋。当它强行挤入到五音先生三尺范围内时,突然炸裂,在漩涡的中心,乍现了一点足以惊魂的寒芒。

卫三少爷的剑锋终于再现,当它出现在虚空的那一瞬间,连卫三少爷自己也觉得这是近乎完美的一剑。

可是,令他不可思议的是,这近乎完美的一剑最终未能刺出,不是不能,而是不敢,因为他一眼就看出,当自己的剑芒插入五音先生的咽喉时,五音先生手中的羽角木早已洞穿了他的心口。

他惟有再退!

这一次他真的感到了一丝恐惧,更有一种心理上的失落。他之所以恐惧,是不敢相信自己与五音先生相较竟然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当他竭尽全力攻出自以为是势在必得的一击时,五音先生总能悠然轻松地将之化为无形。

而就在这时,刘邦的眼神却陡然一亮,似乎看到了五音先生的破绽所在。

当卫三少爷攻出两式近乎完美的剑招时,从刘邦的角度来看,也是难以破解的上佳之作,可是都被五音先生仿如信手拈花般一一破解。刘邦大惊之下,不得不承认五音先生对武道的领悟达到了常人根本无法企及的地步。

不过,在刘邦的心里,却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困惑,始终觉得五音先生在破解卫三少爷剑招的过程中,似有手下留情之嫌。他当然不相信五音先生会对卫三少爷手下留情,惟一的解释,只能是五音先生力不从心。

思及此处,刘邦的心里顿时一亮:五音先生的确受了极重的内伤,他之所以能逼退卫三少爷的攻击,全凭招式的变化。如果卫三少爷不顾及五音先生的招式,而是直接以内力比拼,当可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当刘邦想通此节之后,当然不想放过这个名扬天下、树立声威的机会,因为对手是威震江湖的五大豪阀之一,只要将之击败,这一战带给自己的名望简直不可估量。

所以他决定亲自出手!

卫三少爷正愁没有台阶可下,难得刘邦愿意接这烫手山芋,心中当然是巴不得,赶紧退到了战圈之外。

刘邦跨前一步,横剑于胸道:“先生既然有心与本王较量,本王岂可辜负了先生这番美意?就让本王亲自领教羽角木的变化吧!”

他既有心拣这现成的便宜,所以话音一落,根本就不等五音先生说话,手中的长剑已然缓缓刺向虚空。

五音先生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与惊骇。他是当局者,当然能够感受到刘邦这一剑所带来的气势与压力。他能瞒得过卫三少爷,终究还是骗不了刘邦,于是,他的脸上泛出一丝淡淡的苦笑。

刘邦捕捉到了五音先生表情上的这一细微变化,这也更加坚定了他所作出的判断。所以,他不再犹豫,加快了出手的速度。

长剑破空,空气仿佛被它撕裂,如一锅搅动的沸水,又似万马狂奔,使这郁闷的雪夜变得充满杀意,犹如地狱鬼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