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第3/5页)

“范增既然来了,你也该去了!”无名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分明有一种落寞。

血光飞溅之间,海江砰然倒在血泊之中。

△△△△△△△△△

冰瀑潭就在百叶庙边,四面全是悬壁,高达百尺,猿猴都无法攀及,从上往下俯视,就仿如一个圆圆的铜境,水波不兴,犹如一潭死水。

但它绝不是一潭死水,人站悬崖之边,可以隐约听到飞瀑下落的隆隆之声,那水雾弥漫水面,显得高深之极,让人根本无法测度,凭生一股肃冷之意。

此时的纪空手,仿佛进入了一个两难的绝境,无论是进是退,对他来说,都显得十分困难。

远处不断传来金戈铁马之声与阵阵惨呼,令纪空手心急如焚,他知道,张良和陈平绝不会让他一人孤身作战,必然指挥着卫队,强行进攻,但他们所面对的是当世一流高手,实力之悬殊令他们根本无法与之抗衡,誓死一拼,也是徒然。

纪空手现在惟一指望的是吕雉与红颜的到来,虽然她们是女流之辈,但以她们本身的实力以及麾下众多的高手,当可解今日燃眉之急,问题在于,咸阳至骊山毕竟有些路程,纪空手真的能坚持到她们的到来吗?

这是一个连纪空手自己都无法回答的问题,然而,他的脸上不显一丝颓废神情,依然是那么沉着冷静,身居乱局而从容若定。

这并不是说纪空手有了应对凤栖山与凤不败的把握,恰恰相反,他已觉得自己的心脉之伤隐隐传来丝丝阵痛,似有发作的先兆,若非仗着纯厚的补天石异力护体,只怕根本无法坚持到现在。

钻心之痛令他的肌肤渗出点点冷汗,甚至湿透了背上的衣衫,这种生不如死的感觉,让纪空手的忍耐力几乎达到了一个极限,然而,他凭着顽强的意志,至始至终让自己的脸上流露出一丝平和的微笑。

其实,有的时候微笑也是一种武器,此时此刻,对凤栖山与凤不败来说,就是一种无形的震慑,他们搞不懂纪空手何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还能笑得出来,难道说纪空手真的有所依恃,能从这绝境之中脱困而去?

凤栖山的双剑舞得呼呼生风,犹如两个活动的风车般,凤不败的剑锋拖起一路狂飙,与凤栖山互为犄角,一步一步向纪空手紧逼而去。

既然无路可退,纪空手自然停止了身形,他如山的身影挺立在悬崖之边,就像一株千年古松,迎八面来风依然迄立,顿生一股君临天下的霸气。

这是一种睥睨众生的豪气,更是一种俯视天地的大气,它与生俱来地潜藏于人的本能之中,只有当潜能升至极限之时,它才会自然而然地透发出来,给人以无形的震慑。

此刻的纪空手一动不动,但王者所具有的独特气质给了他特有的魅力,即使如凤栖山、凤不败这等倔傲不驯之辈,也戛然止步,不敢压迫过紧。

对立的空间只有三丈,对他们三人来说,无论是谁,要越过这三丈的距离都绝非难事,可此时此刻,这三丈的距离却形如天堑,成了一个谁也不敢逾越雷池半步的壕沟。

刀与剑都悬凝空中,如不动的雕塑,但从它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杀气,却充斥了整个虚空。

如果这种相峙一直能够持续下去,对纪空手来说无疑是一个不错的结果,然而,纪空手的心始终紧绷,根本没有放松的迹象,因为就在他想放松一下神经的刹那,他又感到了那种似曾相识的气息。

自纪空手踏上千步梯始,他就一直感觉到有一股无形有质的气机紧锁着自己的心神,这股气机从何而来,纪空手不得而知,但他却感知到这股气机似乎与自己体内的补天石异力同出一脉,丝毫不显排斥的迹象。

这种异象不仅让纪空手感到困惑,而且让人感到吃惊,当他想起刚才与凤栖山的对话时,他的头脑突然间灵光一现。

——韩信!只有韩信才具有与他同属一脉的补天石异力!

也就是说,韩信人在暗处,其实一直在关注着自己。他想必与自己也有相同的直觉,不敢确定自己究竟是刘邦还是纪空手,是以才迟迟没有出手!

“龙藏虎相,李代桃僵”,这是一个亘古未有、计划缜密的惊人之作,以纪空手的智慧,若无五音先生的点拨,他也绝不敢策划实施,因为这实在是一个庞大的计划,一环紧扣一环,不能有半点疏漏,一旦有点失误,很可能引发通盘皆输,是以,惟有真正大勇大智者,才可以将之操纵自如。

以韩信的智计,也非寻常之人可比。也许他有这样的猜想,这样的困惑,但他绝对不敢相信这世上竟有这样的一个计划存在。

然而,不管对方是谁,韩信都必须出手,只有将此人擒下,他才有可能得到凤凰的下落。